家境普通出国留学的孩子的真实生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以此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如今,出国留学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出国留学正在以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普及开来,留学的国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欧......

很多人认为,出国留学是一种投资,在孩子留学时咬咬牙坚持一下,等到孩子学成归来就能拥有一个好工作,为此不少家庭拼尽全力,甚至是穷尽一生的积蓄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博得一个好的前程,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西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相貌平平,成绩也很一般,在研究生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国内环境下根本没有保研的可能,大三的时候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三条路:要么出国,要么考研,要么工作。西西性格较为内向,在考试的时候总是容易紧张,一想到考研要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西西果断的放弃了这一条路,至于工作,西西认为当今的社会大学普通毕业生根本不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于是西西也放弃了这条路。那么,只剩下了出国。可是,普通的家庭条件只能勉强凑齐国外高校的学费,至于生活费,需要西西自己打工来获得。西西尝试与父母沟通,然而父母却一致认为西西应该考研,在剩下的两个月里,西西与父母不断的争吵,最后以西西的获胜告终。

(一)能力与目标的不匹配是不满足的根源

准备了一年多,西西终于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一所前100大学的offer,当西西满怀期待的来到这里时,西西才发现,这里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自己最初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父母提供的生活费很有限,西西每天都要打好几份工,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沉重的生活负担严重影响到了西西的学业,原本计划一年完成所有课程的西西却因为考核不过关必须要延迟一年毕业,多出来的一年打乱了西西全家人原本的计划,多余的学费对于西西的父母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是如果不这样的话,西西连最后的学位证都拿不到,不得已,家人只好动用了多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来支持西西的学业。西西觉得很愧疚,虽然减少了打工的时间可是每天活的仍旧疲惫,因为西西想在这里留下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这样就可以让父母快速的“回本”,临近毕业,每当家人问起西西有没有找到工作时,西西的精神就高度紧张,离毕业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了,西西的精神状态却如伸开的弓一点一点紧绷着。身边的同学大都非富即贵,丝毫感受不到就业的压力,有一些同学甚至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或是家里的关系找到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然而没背景智商平平的西西只能忍受着等待的煎熬。

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是因为西西没有有钱的爹妈,然而我确认为,西西现在痛苦的状态的根源是源于内心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自己却又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目标与能力的不相符,才是这些不满,恐慌情绪的源头。

(二)圈子不同,何必勉强

自从进入学校以来,西西就没有交过几个真正的朋友,身边的同学非富即贵,父母不是老板总裁就是高级官员,她们的花销方式和西西完全是两个极端,所以西西的同学里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和西西成为很好的朋友,再就是那些家境稍稍普通一些的同学,和西西的生活标准相近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美国两年的求学时光里,西西几乎都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同学邀她一起去逛街,她拒绝,邀她一起吃饭,她也不敢答应,本想着出国后可以认识结交一些高端人士,然而家境普通的西西却永远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进入他们的圈子,西西以前一直认为,只要同学都是有钱人,自己也能认识有钱人,然而她到那时才发现,原来最远的距离,就是即使他们天天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学习,你也永远无法融入他们的圈层。

于是两年的时间,西西去美国读书,从来没有出门旅游,从来没有去逛过商场,没有结交到一个“有钱人”,成绩勉强过关,没有找到工作,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打工的餐厅,就是这样一份毫无质量可言的生活却花费了西西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

其实,无论出国留学与否,无论当初选择这条路的目的是什么,都应该提前把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风险考虑清楚,费钱费时,劳心费力,最后却得不到自己原本想要的结果,这是很遗憾的,然而更可悲的是,自己脱离了自己生活的圈层,没有背景没能力却仍然梦想融入一个和自己相差甚大的圈层,自己佯装附和的样子,并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