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狼牙山五壮士你有何感想

如题所述

读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感到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收入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和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2课,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作者为当代作家沈重。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所编写,共二十四天。沈重经过了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五个步骤将文章完成。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最终发表。

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写了一系列战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作品生动地描写了狼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到第二十四天,沈重经过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

写作特点:

全文突出一个“壮”字

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的。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通过对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

全文无一句人物心理描写,也无一句战士表态式的豪言壮语,其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对完成任务的坚定以及可贵的牺牲精神,都通过人物语言与行动揭示出来。比如,班长一声“走”,简洁明快,表现其态度坚定、判断果断、情况急切的情境,“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表现战士沉着、冷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写出壮士对祖国、人民的留恋、热爱与忠诚,对群众与部队成功转移的欣慰和完成任务的欣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20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感觉到无比仇恨和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敬佩之情。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这五位壮士是

因为要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而壮烈牺牲的。

五位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新畏牺牲自己的精神,在文中,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色,体现出了班长马宝玉的态度之坚持,决定之果断。“紧跟”一词,也饱含了另外四位战士的决心。他们明知道那时班长马宝玉要把敌人引上绝路,不让敌人找到群众和连队主力。还是全身热血沸腾紧跟着班长。

在战士们纵身跳下悬崖时,依然想到的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的亲人、家人,想到的而是自己祖国,喊着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种高尚的爱国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因为这是英雄的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每当我想起他们抗日战争时期的辛苦艰难和奋不顾身,与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相比较,不由脸就红了。我们生活在这和平富裕的年代,不要我们去杀敌,只要我们能努力去学习

学习五壮士的不被打倒的精神,争做祖国有用的栋梁,为国争光。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 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6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令我充满对五壮士的敬仰,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941年,本可以转移到安全地带的五位壮士,五位壮士面临抉择,随后五位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五壮士选择了将敌人引上了绝路,在狼牙山又与敌人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交屡次给敌人沉重的打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即将被敌人俘虏,五壮士把枪砸碎,然后英勇跳崖。谱写了一曲为国宁死不屈的英雄乐章。
这使我想起800国民跳黄河这篇文章,这是一篇让人读完文字便不禁流泪的文章,800将士抗战到最后,无力保卫自己的家园,眼看就要被抓当做俘虏的时候,集体选择跳入黄河,捍卫自己军人的尊严,几乎就在八百壮士投河的同时,在相距十多里处的马家崖,177师工兵营的200多位士兵也为了能够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而集体扑进黄河当中……我永远也忘不了,书上说那是一位旗手,他的双手仍紧紧的攥着部队的军旗,虽然军旗已经被枪弹撕裂,但他仍然用双手高擎着。他在跳河之前还吼唱了几句秦腔,唱的是《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这两个令人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故事,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故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上刀山下火海,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亿万分之几!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的壮烈牺牲,不怕死,勇往直前,壮烈豪迈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如果受到一点挫折就退缩,那么如果明天就要经历战争的洗礼,那么面对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如果明天就要大步迈开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我想问一下你准备好了吗?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好似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我们要用这有限的生命为国家做出无限的贡献,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经历过战争的英雄们用身体和灵魂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建造了一个屏障!他们心中和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中国是我们的家乡,而我们是中国人,大家誓死不忘:生是中国人,死为中国魂,坚定不变的是那颗炽热的中国心。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呼唤:“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3个回答  2018-12-24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的心里更加憎恨日本
第4个回答  2019-01-24
我喜欢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