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姓是读什么?

我姓谈.我的亲朋好友们都叫我谈(音淡)某.我遇到的所有本家都说我们姓谈(音淡).周围的老先生们也说在百家姓里谈是读"淡'的,可我翻遍了所有字典都只有(tan)音,别人见了我的名字老是叫我谈(tan)某人.我给我妹妹厂里打电话说找谈(音淡)某.还说没这个人,究竟谈是不是和仇一样当姓是该读(dan)呢?

读音tán。

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商丘地区的宋国。宋国灭亡后,谈氏族人大多留居祖居地。秦、汉时期,有一部分谈氏族人北迁到今河北鸡泽、永年、曲周等地落户,这个地区当时属广平郡,后来谈氏族人在该地繁衍成为大族,故后世谈氏多以“广平”为其郡望堂号。

至清朝时期,谈氏族人分布之地愈广,东北、西北等地也都有了谈氏人家,连东南一隅的台湾也有谈氏族人入居。大陆解放前夕,江浙之谈氏族人有人士随国民党败居台湾。

扩展资料:

谈姓渊源:

1、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谈、谭、席,晋大夫籍谈之后”。“籍”,本义是指国政典籍、文献、史册等。

3、源于已姓,出自周武王给古帝少昊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被封于炎地(今山东临沭郯城),称炎国。少昊,远古帝王,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谈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谈[??,读音作tán(ㄊㄢ?@)]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周武王给殷帝乙长子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大夫籍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周朝时期的上大夫籍谈之后亦有人以“谈”为氏。历史上,该支谈氏曾因避仇而改为谭氏。
■谈姓典故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① ?d?d 注释①: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②;注释②: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
二飘富清诗③。注释③: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④;注释④: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
文圃擅翎毛⑤。注释⑤: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⑥。 注释⑥:唐代曲阿人谈戴(丫9n音演。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湖州爱知府之政⑦,注释⑦: 上联说明代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丹阳传贤尉之诗⑧。注释⑧:下联见注释⑥。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⑨; 注释⑨: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⑩。 注释⑩:见注释⑥。■历代名人?谈恺?d?d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迁?d?d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古今治乱,尤熟于历代典故。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d?d【创办谈氏东文学馆】清末无锡人谈寿龄,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
第2个回答  2014-05-27
谈[談,读音作tán(ㄊ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周武王给殷帝乙长子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大夫籍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周朝时期的上大夫籍谈之后亦有人以“谈”为氏。历史上,该支谈氏曾因避仇而改为谭氏。 ■谈姓典故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① —— 注释①: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②;注释②: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 二飘富清诗③。注释③: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④;注释④: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 文圃擅翎毛⑤。注释⑤: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⑥。 注释⑥:唐代曲阿人谈戴(丫9n音演。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湖州爱知府之政⑦,注释⑦: 上联说明代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丹阳传贤尉之诗⑧。注释⑧:下联见注释⑥。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⑨; 注释⑨: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⑩。 注释⑩:见注释⑥。 ■历代名人 ·谈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古今治乱,尤熟于历代典故。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清末无锡人谈寿龄,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 谈荔孙 、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谈维煦——我国著名民主人士,江苏省武进县人。解放前曾在新疆任副秘书长,解放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轻工业厅厅长、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人大副主任、陕西省政协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我国著名的香烟名牌“金丝猴”就是他在文革前创立的。他对新疆和平解放和西北及陕西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是我国唯一的一位非共产党员的省级政协主席,对我国统战工作和政协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谈镐生——谈维煦的二弟,我国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核动力物理学专家(就是导弹专家),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终身名誉教授。他一直准备回国报效祖国,因此在美国甚至年近五十都没有结婚。他在1965年放弃美国的优厚生活和职位,以及诺贝尔奖的提名,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当时钱学森是所长)。正当他准备将美国最新的核物理及导弹方面的技术引入我国,为我国的核物理及导弹事业贡献力量时,那场文化大革命破坏了一切。他被打成“美国间谍”靠边站,一直到1988年他年已古稀才第一次到我国导弹基地酒泉参观,可惜当年所有的成就已落后和过时。一位世界领先的导弹专家回到中国等了23年才能够到自己国家的导弹基地,耽误的不仅是他个人的青春,还有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后期,他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最后的贡献。 ·谈平东——谈维煦的四弟,原名谈开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政工干部。1940年入党,1944年入伍,历任区委书记、教导员、宣教科长等职;渡江战役负伤后留在南京工作,一直在华东军大和南京军事学院工作,任军事学院宣传部长等职;军事学院解散后任蓬莱守备区政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研究部政治教研室主任等职。在任蓬莱守备区政委期间,创建了全国著名的“蓬莱夜校”,开创了军民共建的先河,解放军画报作为头版头条和封面进行了报道。本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他,由于复杂的家庭关系,大哥民主人士、二哥美国专家、三哥国民党将领,他只能止步于现职,在文革如此复杂的动乱年代,能够正常生存已是幸事。他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善于写作赋诗,他以一个党员和军人的博大胸怀,以诗言志,缅怀战斗历程,传扬优良传统,讴歌大好形势,教育下一代继承革命志开创新纪元。他著有“梦”系列回忆录和数百首诗词。 ■谈氏部分族谱及保存(宗族——编者——印刷年代——现存地)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谈氏族谱二卷 (民国)谈吉桓主修 张绍林纂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谈节枋总修 民国二年(1913)孝思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氐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谈金培总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孝忠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清同治九年(1870)谈丰璜始修,此为四修。 【江苏武进】毗陵谈氏宗谱二卷 (清)谈龙燮等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谈璩朗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孝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谈乾懋修 民国十二年(1923)孝思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谈鼎铭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十册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卷 (民国)谈家枢编撰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武汉图(存卷3) 【浙江常山】谈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杨梅弄马车粤村 注:首修於清嘉庆二十一年。 【浙江黄岩】黄邑上坊谈氏谱稿已曰卷 民国三十三(1944)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湖南】宁乡谈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清)谈锡彤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谈氏宗谱六卷 (清)谈学贤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登复堂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根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满意请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6-04
谈tan 第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