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是现代儿童教育奠基人,他提出的“活教育”,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观点,在我的理解来看,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的“活教育”,狭义上来理解,就是书面教育(死教育)的相对面。众所周知,课本是死的,老师们必须按照课本的内容来教学,学生呢,则需要根据课本来学习。然而,人是活的,所以教学的方式应该是活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活的。所以,“活教育”实际上并不是说摒弃课本,另辟蹊径,而是在课本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老师)、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这很显然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类似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
其实说到底,归纳为8个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陈鹤琴先生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就是让儿童在与自然与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这并不是说直接摈弃了课本,而是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例如,活教育的课程类型,实际上也被叫做“五指活动”,即:儿童文学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健康活动以及儿童艺术活动。
“活教育”强调的是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例如,学生好动、好奇、喜欢成功、被表扬、爱模仿等,进而迎合学生的这些特性,并贯穿到教学当中去。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所以整体来看,这是非常符合当下社会环境的一种实用主义教育方式。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的教育,缺乏很多实用主义的内容,很多走上社会的人感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很难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活教育”则充分体现了一个“活”字,它让学生们尽量利用手、眼、口、鼻去感触,利用大脑去思考,这是一种对真实事物的接触和思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实际运用。
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
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一起为儿童谋福利。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儿都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儿童心理。引证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时的两句警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1940年2月,陈鹤琴应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邀请,前往江西办学,并开始进行“活教育”实验。5月15日,在泰和县新池村创办南昌实小新池分校。
10月1日,在泰和县文江村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非教会的幼稚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很快赢得了声誉,1943年,教育部长陈立夫批准将其改为国立学校。
1945年,陈鹤琴在上海创办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任内提出五指教学法,主张幼儿教育如同手指与手掌应当涵盖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文五种其本项目,手指与手掌骨肉相连不能单独而存,要注意教材的连贯性及整体的。
1949年5月曾先后两次因“赤化”遭国民政府逮捕,经上海五位大学校长联合营救获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