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为什么总要(或是必须)修前朝的史书

如题所述

修前朝的史书,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是确立前朝的合法正统地位,修前朝的史书,是对前朝的地位的肯定。因为只有确立了前朝的合法正统地位,才能确立自己的合法正统地位。你想想,前朝是合法正统的,那么你取代前朝才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前朝就是一个流寇,类似李自成这种不被怎么认可的帝王,你取代他,那么你的地位自然也没有什么的合法性。所以司马家族自认是篡汉而非篡魏,就是这个道理。确立前朝的正统性也就是确立自己的正统性,目前所谓的二十四史之类的史书,也都是被后来的朝代所确认了的。

    对自己的统治的合理性进行美化,不是常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吗,首先确立了前朝的合理性,但既然前朝合理的,你为什么要取代他呢,那么这个问题就要靠史书来说明了,比如前朝是在最后弄得天怒人怨的,前朝的清官这么是怎么下场悲惨的,百姓是怎么民不聊生的。这样一来,说明前朝本来是正统,但最终被天,被百姓抛弃,自己取而代之才合理合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7
封建王朝修前朝的史书,有以下原因:
1. 确立前朝的合法正统地位,从而确立自己的合法正统地位。
2. 确立前朝的正统性,也是确立自己的正统性,因为后朝所认定的正史基本上都是前朝的官方史书。
3. 对自己的统治的合理性进行美化,通过对前朝历史的书写,来表明前朝统治的失败,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4. 通过修史,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统治提供借鉴和指导。
5. 笼络文人士子,通过修史来形成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树立本朝的文化正统地位。
修前朝的史书,在封建王朝中,既是对前朝的总结,也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新朝提供镜鉴,以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第2个回答  2018-03-03
这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佐证,也是朝代正统的标志
因为中华传承是文化传承,而非血缘和民族的简单传承。
这也是为何元朝和清朝亦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因为为前朝修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