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中的子时如何界定?

如题所述

关于子时,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把23点到24点之间定为晚子时(或称夜子时),0点到1点定为早子时(或称正子时)。如果刚才那个孩子为例:出生在2017年12月11日晚上23点到24点之间出生,就是晚子时。那个晚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是在原来歌诀干支相配顺序的基础上再顺延一位。壬日的子时是庚子,顺数到亥时是辛亥,再数一位就是壬子,壬子就是这个孩子八字的时柱干支。当然早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按前面的介绍的歌诀配伍即可。出生在2017年12月12日凌晨0点到1点之间,就是:丁酉年壬子月癸酉日子时,按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癸日子时就是壬子。

第二种说法:是把今日的23点以后一直到第二日的凌晨1点之前,都按第二天的日子的日干来计算时辰。也就是说今天晚上23点到24点出生和明天0点到1点出生,都按明天的日干推算时辰。比如:2017年12月11日晚23点到24点出生,不按11日的壬申日计算,而是按12日的癸酉日计算,即得时辰是壬子时。明天的凌晨0点到1点出生,也是癸酉日壬子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通常所说的四柱八字,是指年月日时称为四柱,每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是两个字,四柱就是八个字,简称八字或生辰八字。所出生的年月日可以通过万年历或流年散查出来,关于万年历和流年散怎么样计算出来的,说起来话长,这里因为是讲时辰的问题,暂且不讲,我们从时辰讲起,古时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4小时制的两小时,一天的开始是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那么问题来了,在今天的亥时和明天的子时交界点时,如果不确切的定准,将是两天的差别,也就是说四柱将变换了两柱,总共八个字要变化四个字,这对八字命理来说,因时辰不能定准,导致命理的判算结果将产生较大的误差,那么到底该怎样对待这个时辰交界点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请诸位擦擦眼睛,清醒一下头脑,往下看吧。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686c9177f3e6709bfb94c3630c79f3df9dc55b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在了解子时如何规定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时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辰是以生日的天干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推配时辰的干支。这个规则,前人以给我们总结了歌诀,我们记住并按规刚配置即可。

歌诀如下: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例如今天是2017年12月11日,今天午时出生的孩子,就是:丁酉年壬子月壬申日午时生,依据歌诀:丁壬庚子居,壬日子时是庚子,依次天干地支相配顺数到午时,就时丙午时。

关于子时,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把23点到24点之间定为晚子时(或称夜子时),0点到1点定为早子时(或称正子时)。如果刚才那个孩子为例:出生在2017年12月11日晚上23点到24点之间出生,就是晚子时。那个晚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是在原来歌诀干支相配顺序的基础上再顺延一位。壬日的子时是庚子,顺数到亥时是辛亥,再数一位就是壬子,壬子就是这个孩子八字的时柱干支。当然早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按前面的介绍的歌诀配伍即可。出生在2017年12月12日凌晨0点到1点之间,就是:丁酉年壬子月癸酉日子时,按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癸日子时就是壬子。

第二种说法:是把今日的23点以后一直到第二日的凌晨1点之前,都按第二天的日子的日干来计算时辰。也就是说今天晚上23点到24点出生和明天0点到1点出生,都按明天的日干推算时辰。比如:2017年12月11日晚23点到24点出生,不按11日的壬申日计算,而是按12日的癸酉日计算,即得时辰是壬子时。明天的凌晨0点到1点出生,也是癸酉日壬子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5

通常所说的四柱八字,是指年月日时称为四柱,每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是两个字,四柱就是八个字,简称八字或生辰八字。所出生的年月日可以通过万年历或流年散查出来,关于万年历和流年散怎么样计算出来的,说起来话长,这里因为是讲时辰的问题,暂且不讲,我们从时辰讲起,古时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4小时制的两小时,一天的开始是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那么问题来了,在今天的亥时和明天的子时交界点时,如果不确切的定准,将是两天的差别,也就是说四柱将变换了两柱 ,总共八个字要变化四个字,这对八字命理来说,因时辰不能定准,导致命理的判算结果将产生较大的误差,那么到底该怎样对待这个时辰交界点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请诸位擦擦眼睛,清醒一下头脑,往下看吧。

在了解子时如何规定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时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辰是以生日的天干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推配时辰的干支。这个规则,前人以给我们总结了歌诀,我们记住并按规刚配置即可。

歌诀如下: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例如今天是2017年12月11日,今天午时出生的孩子,就是:丁酉年壬子月壬申日午时生,依据歌诀:丁壬庚子居,壬日子时是庚子,依次天干地支相配顺数到午时,就时丙午时。

关于子时,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把23点到24点之间定为晚子时(或称夜子时),0点到1点定为早子时(或称正子时)。如果刚才那个孩子为例:出生在2017年12月11日晚上23点到24点之间出生,就是晚子时。那个晚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是在原来歌诀干支相配顺序的基础上再顺延一位。壬日的子时是庚子,顺数到亥时是辛亥,再数一位就是壬子,壬子就是这个孩子八字的时柱干支。当然早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按前面的介绍的歌诀配伍即可。出生在2017年12月12日凌晨0点到1点之间,就是:丁酉年壬子月癸酉日子时,按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癸日子时就是壬子。

第二种说法:是把今日的23点以后一直到第二日的凌晨1点之前,都按第二天的日子的日干来计算时辰。也就是说今天晚上23点到24点出生和明天0点到1点出生,都按明天的日干推算时辰。比如:2017年12月11日晚23点到24点出生,不按11日的壬申日计算,而是按12日的癸酉日计算,即得时辰是壬子时。明天的凌晨0点到1点出生,也是癸酉日壬子时。

 

子时指夜里二十三时至次日一时即夜晚23:00~01:00。亥时指的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也就是21:00~23:00。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第3个回答  2021-03-25
子时是12点还是11点

这是东西方历法不同造成的。

西方历法是以0点为一个开始,即子午线说。这种历法就是我们现在的24小时制。

东方历法也采用子午线说,但是中间有一个区别点需要注意,虽然东方采用子午线说,但是东方的计时单位是十二地支。子时初也就是11点并非第二天的开始,子时半(0点)才是第二天的开始。

如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十二点,为一日之始。十二地支说是中国特有的学说,其说子时初是一日之始,并非从历法上说,而是从阴阳五行上说。子时初的时候,阴盛极而阳气萌,子时半的时候,阴盛极转衰阳气转盛。子时是由阴转阳之时,六阳之首,所以称为初。

所以二者并没有矛盾的地方。都是以0点作为时间上第二天的开始。

子时是算作当天还是算作第二天

以0点为界,0点之前属于当天,0点以后属于第二天。

前人曾说:“子正者,今日之早,非昨日之晚也;夜子者,非今日之早也。”这是说,“子正”为凌晨0点到1点结束,属于“今日之早,非昨日之晚;”“夜子”为晚上11点到12点结束,属于“今日之夜,非今日之早。”由此可见,“今日之早”和“今日之夜”是有分别的。

子时是指一个时段,现代人说从23时至第二天1时,可是当初出现以时辰来定时间时,是没有准确的时刻的,古人定时间就以子、丑、......由此可知,子时是一天的开始。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第4个回答  2021-03-25
在了解子时如何规定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时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辰是以生日的天干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推配时辰的干支。这个规则,前人以给我们总结了歌诀,我们记住并按规刚配置即可。
歌诀如下: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例如今天是2017年12月11日,今天午时出生的孩子,就是:丁酉年壬子月壬申日午时生,依据歌诀:丁壬庚子居,壬日子时是庚子,依次天干地支相配顺数到午时,就时丙午时。
关于子时,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把23点到24点之间定为晚子时(或称夜子时),0点到1点定为早子时(或称正子时)。如果刚才那个孩子为例:出生在2017年12月11日晚上23点到24点之间出生,就是晚子时。那个晚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是在原来歌诀干支相配顺序的基础上再顺延一位。壬日的子时是庚子,顺数到亥时是辛亥,再数一位就是壬子,壬子就是这个孩子八字的时柱干支。当然早子时的计算方法,就按前面的介绍的歌诀配伍即可。出生在2017年12月12日凌晨0点到1点之间,就是:丁酉年壬子月癸酉日子时,按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癸日子时就是壬子。
第二种说法:是把今日的23点以后一直到第二日的凌晨1点之前,都按第二天的日子的日干来计算时辰。也就是说今天晚上23点到24点出生和明天0点到1点出生,都按明天的日干推算时辰。比如:2017年12月11日晚23点到24点出生,不按11日的壬申日计算,而是按12日的癸酉日计算,即得时辰是壬子时。明天的凌晨0点到1点出生,也是癸酉日壬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