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题所述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当时,饺子具有药用价值,张仲景用面皮包裹药材以治病。三国时期,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首次提到这种食品。清朝的史料记载显示,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寓意吉祥,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宋代,饺子被称为“角儿”,这可能是“饺子”一词的来源。元朝时,饺子被称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的《宛署杂记》和刘若愚的《酌中志》中都有关于“匾食”的记载,这表明饺子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的形状和现在非常相似,人们会将饺子捞出来,单独放在盘子里食用。宋代,饺子仍然被称为“角儿”。元朝时,饺子被称为“扁食”。明朝时期,饺子开始被称为“饺儿”、“水点心”和“煮饽饽”等。这些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饺子习俗传播的地域越来越广。
清朝时,吃饺子的习俗已经相当盛行。传统上,饺子要在除夕夜12点前包好,并在子时即农历正月初一开始食用。这个习俗寓意着“更岁交子”,代表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关于吃饺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包括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及与女娲造人有关的传说。女娲用黄土造人时,为了防止人的耳朵冻掉,她在耳朵上扎了一个小眼,用线拴住,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为了纪念女娲的这一创举,人们包饺子时模仿人耳的形状,并在里面包上馅,象征着那根连接耳朵的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