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的顺序和对应的时间

如题所述

十二个时辰的顺序和对应的时间如下:

1、子时:夜半,即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即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即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即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即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即09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即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即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即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即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即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即21时至23时。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

时辰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