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是位怎样的父亲?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从中的得到的启发?

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你是不是对傅雷有所了解呢?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B.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深切期望。这对你有哪些启发?

作为一位有着丰硕成果的翻译家傅雷的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独生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对艺术的真切感受.从文中我们不难读出傅雷和傅聪父子,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傅雷先生爱儿子,但绝不溺爱娇纵。他把对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进餐,傅雷就注意孩子是否坐得端正,吃饭时是否发出失礼的咀嚼声。当傅雷发现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吃并不听警告时,就罚傅聪吃白饭,不许吃菜……傅雷抓住孩子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把做人的教育贯穿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这些做法,使傅聪从小就身心健康,举止端庄,为傅聪长大成人后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其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养成习惯的敏感期甚至比智力发展的敏感期还要早些。要知道,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从婴儿期开始的。可以说,孩子出生后就开始逐渐形成饮食起居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就包含着品德行为的萌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区区小事,无碍大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即使看到孩子不对也不去纠正,放任自流,待发现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以后,再想纠正,已为时晚矣。

愿家长们能从傅雷教子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艺术:发展自己的优点,深入研究和感受,冷静分析,感情要重于形式,个人追求与俗事的分配处理。
人生:做人为第一要务,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心平气和。
伴侣: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能力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13
傅雷先生爱儿子,但绝不溺爱娇纵。他把对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进餐,傅雷就注意孩子是否坐得端正,吃饭时是否发出失礼的咀嚼声。当傅雷发现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吃并不听警告时,就罚傅聪吃白饭,不许吃菜……傅雷抓住孩子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把做人的教育贯穿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这些做法,使傅聪从小就身心健康,举止端庄,为傅聪长大成人后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