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品《牛虻》作者是谁?简要介绍一下

如题所述

《牛虻》 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The Gadfly, by 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 - 1960)

内容提要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太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连琼玛都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作品赏析

《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半个世纪后被译成中文时,深受中国广大青年的喜爱,先后发行一百多万册。造成这种比较文学中罕见的事例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甫。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甫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甫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甫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甫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甫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甫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由柳洪平创建。

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坦里尼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他的内

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

牛虻最后在遗书里写下的一段话,至今成为经典: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动用审讯和处决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给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实现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至于我,对待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终生只爱一个人

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也有另一场纠葛

她,吉达——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仅要占有牛虻的肉体,还要争取他的灵魂。可是,牛虻的灵魂除了属于革命,属于自己的信仰,还属于暗恋的琼玛——他的同志和战友。这就注定了无论做什么,怎样做,吉达都是和悲剧连为一体的。但吉达就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燃烧自己,直至化为灰烬。

牛虻:残酷“封锁”父爱

他,蒙坦里尼——曾是他的榜样和偶像,他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这一事件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让这位“父亲”的内心多年来一直浸泡在灵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父亲最后目睹了儿子的死亡,但他的灵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由柳洪平创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4
《牛虻》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埃塞尔·伏尼契。

她写了众多小说,但仅有一部流传后世。她在英美读者中并无多少拥趸者,但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却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人们争相阅读她的作品,将主人公奉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书在俄罗斯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为自由的旗帜。她就是《牛虻》的作者埃塞尔·伏尼契夫人。

1960年7月28日,英国女作家、世界名著《牛虻》作者伏尼契逝世,享年96岁

埃塞尔1864年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她呱呱坠地半年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孀居的母亲决定带5个女儿前往伦敦谋生。背井离乡前,母亲领着埃塞尔来到该市最著名的布拉尔尼古堡。

埃塞尔是头一回来到古堡。妈妈指着布满苔藓、经历了海风洗礼的布拉尔尼石说: “人们深信,所有触摸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赋予天赋。”

生性好奇的埃塞尔反问道:“如果摸两次,是不是能获得双倍的天赋?”母亲被问住了。勤思善问的埃塞尔经常令学识渊博的母亲不知所措。

埃塞尔喜欢歪着脑袋,听母亲讲述收容落难的意大利革命家卡斯泰拉马列伯爵与玻埃里奥的往事。他们被判终身流放美国。赴美途中,他们要求船长调转船头,前往英国,遭到拒绝,他们便掀起了叛乱,并得到了船员的支持。古道热肠的埃塞尔一家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埃塞尔听得分外专注。她暗想,当流放犯是何等浪漫的事啊!成为流放者的救星,也很不错。

结识偶像

1882年,埃塞尔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布拉尔尼石赋予了她出众的音乐禀赋,但不幸却降临在她头上:毕业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

她非常沮丧,决定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欧洲。她的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

参观卢浮宫时,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的意大利小伙,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凝望这位与自己不同时代的青年,埃塞尔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他曾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磨难。突然间,埃塞尔觉得自己的失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她的心情豁然开朗,三天两头地前往卢浮宫,只为与画中的青年进行目光的交流。

埃塞尔平时只穿黑衣服,她是在模仿她最崇拜的意大利烧炭党人朱泽培·马志尼。马志尼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中度过,他青年时代便发誓只穿黑衣,以哀悼灾难深重的祖国。离开巴黎时,埃塞尔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

但与真正的偶像结识,是在1881年春。英国报纸上处处是沙皇遇刺的消息,埃塞尔在阅读了《俄罗斯的地下革命》一书后,非常崇拜其作者斯捷普尼亚克。终于,在《自由》杂志出版人夏洛特的帮助下,英国女子结识了她的俄罗斯偶像。斯捷普尼亚克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医生家庭,在圣彼得堡炮兵学院学习期间接触了自由思想,并投身革命。他写传单、绘制木版画、向普通百姓宣传革命理想,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与许多民粹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斯捷普尼亚克与妻子芬妮非常喜欢埃塞尔,昵称她为“小面包”,并教会她俄语。埃塞尔萌生了游历俄罗斯的念头。两年间,她在圣彼得堡居住过,又到沃罗涅日的大贵族韦涅维季诺夫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并参加了当地革命组织的活动。两年后,她返回了英国。

收获爱情

当时,流亡英国的俄罗斯革命者生活窘困,而埃塞尔能言善辩,一直努力帮助他们募集资金。她向英国富商们讲述了她在俄罗斯的见闻、俄罗斯革命者的大义凛然,每次都能引得对方慷慨解囊。她总是分文不留,将支票或是现金转交给斯捷普尼亚克。
在帮助俄罗斯革命者的同时,埃塞尔也收获了爱情。1890年秋,埃塞尔在斯捷普尼亚克家中喝茶时,忽然闯进来一位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他叫米哈伊尔·伏尼契,是从俄罗斯辗转来到英国的流浪者。伏尼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参加过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曾被流放西伯利亚。突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埃塞尔:“你1887年的复活节是在华沙过的吗?”

埃塞尔点点头。

“你去过城堡对面的街心花园吗?”埃塞尔有些吃惊。

“当时我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捕,被囚禁在城堡里。天天望着花园发呆,有一天偶然发现了你。后来,你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没想到能在这里再见到你。”

旧制度的反抗者、蒙难者、为自由事业而饱经磨难、浪漫的邂逅……这契合了埃塞尔对终身伴侣的所有期盼。1892年夏天,埃塞尔成了伏尼契夫人。

创作生涯

斯捷普尼亚克建议埃塞尔以那幅她所挚爱的肖像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她欣然同意了。

在《自由俄罗斯》杂志从事编辑和翻译工作的同时,埃塞尔开始构思她的小说。她把肖像画中意大利青年的忧郁眼神与斯捷普尼亚克的传奇经历结合在一起,又回忆起被她家所收容过的意大利革命者。或许,主人公应该是俄罗斯人?

考虑再三,最终,主人公被起名为亚瑟,一半英国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他“ 个子不高、软弱,很像那幅意大利肖像画中的男子……”

繁重的工作加上小说创作,令埃塞尔身心俱疲,她独自前往佛罗伦萨,想稍事休息,并完成《牛虻》一书。在那里,她笔耕不辍,她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亚瑟的生活。有时,她会为亚瑟感到惋惜,是不是给他制造的打击太多了?

她太投入了,以致当地发生地震,居民惊慌失措,她竟然完全没有感觉到。一页又一页的稿纸铺满了居室的每个角落,亚瑟的形象日益丰满。4个月后,她携书稿返回伦敦。

正在她筹备出版此书时,她的偶像斯捷普尼亚克突然去世了。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终于病倒了。但她挣扎着站了起来,她要出版这本书,献给这位拥有“雄狮一样坚强的心脏和婴孩一般友善心灵”的友人。 小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发行,印数不多。美国书评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年轻人相当有害,因为“书中充满了不恭和对神明的亵渎”。恶毒的评论反倒给书做了广告,该书在美国很快便销售一空。在老友萧伯纳的帮助下,《牛虻》被搬上了伦敦甚至纽约的戏剧舞台。

埃塞尔非常希望《牛虻》被译成俄文。直到1898年,该书才开始在俄罗斯的一家杂志上连载,部分章节被强令删节。

始为人知

1920年,伏尼契夫妇前往美国定居,有两件行李被她视若珍宝:意大利青年肖像的复制品和挚友斯捷普尼亚克的照片。

丈夫开始在纽约一家书局工作,大腹便便、锱铢必较,他早就抛弃了昔日的革命思想,夫妻感情出现了危机。1930年,丈夫去世了,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荒疏许久的钢琴成了她的知音。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俄罗斯,《牛虻》成为最抢手的书籍。主人公的浪漫英雄主义令不少青年男女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不少人因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5年,苏联读者终于从《Who is who?》中得知她仍然健在,居住在美国。众多苏联记者蜂拥而来,将她的陋室挤得水泄不通。美国记者自然也不肯放过她,这位英国作家60年前写成的作品,如今在苏联变成了经典!苏联人给她寄去稿费,她每天都能收到苏联读者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苏联人甚至将电影放映器材搬到她家中,给她播放了苏联拍摄的同名电影。1960年底,96岁高龄的埃塞尔平静地合上了双眼。她留下遗言,希望将骨灰撒在纽约中央公园,让它们随风飘散……
第2个回答  2008-08-04
  长篇小说《牛虻》是英国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代表作,小说自1897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我国自1953年翻译出版后,发行量达100多万册。

  《牛虻》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的斗争为背景,以爱国志士“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猛烈抨击了天主教会虚伪的反动本质,热情歌颂了意大利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作的英勇斗争。

  作者风采

  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出生在爱尔兰,常住伦敦,在纽约度过晚年,她于188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1887年在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工作者,其中以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夫钦斯基对她的思想和创作影响最深。1892年与波兰流亡者米哈伊·伏尼契结婚。1897年她的小说《牛》在伦敦出版。伏尼契还写过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奥丽维亚·塔拉姆》,及叙述牛虻出走后经历的《中断了的友谊》等,她不仅创作小说,而且还翻译过很多俄国文学作品,写过不少乐章。

  银屏再现

  影片《牛虻》根据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青年意大利党党员亚瑟被道貌岸然的主教所蒙蔽,在忏悔之际因泄露了党的机密而被捕入狱,由此他看清了教会的反动本质。出狱后,他假装投河自杀,隐匿自己的踪迹。三年后,他从国外回来,化名“牛虻”组织武装起义反抗压迫。后来起义失败,牛虻再次入狱,他的战友策划越狱未成功,牛虻惨遭杀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05
作者的资料: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

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坦里尼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他的内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