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都有哪些含义?

如题所述

太极的含义有三个层次含义:

第一层次是指天、人、地,白方示天,黑方示地,两部交接之处示人。黑方中白圈为天之中点,是静极生动,阴极生阳;白方中黑点为地之极点,示动极而静,阳极生阴;天地气交则进化出人类,故人属中部。

第二层含义是指形态与机能,即形与神,万物皆由气生,生物之太极则由形、气、神组成。神主外为动,为阳;形为本,主静,为阴;形通过气相连接。人之太极阳方为神,阴方为形,形神相连,是以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保持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状态,但关键在于气。

第三层含义是指练功中的法则,言动静、松紧、刚柔、虚实等必须相合一体,符合天地运化万物之规律,所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顺应四时而摄生,即《内经》所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只有法归自然,符合生命运动及天地化育万物的规律,才能利于生命。

太极图共有5层,自下而上分别是:

(1)万物化生。

提出“万物”这一总谓的概念,表达着最大范围的关怀。万物一体,万物平等,万物无不相互关联;万物均有生命,万物都体现“道”。上承子思《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下启张载《西铭》的“民胞物与”。

在图象上,这一层代表宇宙万物的实存,是最具有感性的表象层面,应当有充盈饱满之象,应当完全涂实。传本作空白的圆形,是受刻版的局限。

(2)坤道成女,乾道成男。

提出宇宙万物均可以区分有阴阳两类。男女亦即阴阳,阴阳彼此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因此男女平等,各得其分。坤道乾道,对应着阴静阳动。坤与阴虽然是受动的,但却排序在乾与阳之前,因为坤与阴更加紧接宇宙万物的本原,所以周敦颐“主静”。在图象上,这一层专门表达阴阳,传本空白的圆形中间,宜有一条均等的划线,如后世“阴阳鱼”的S形划线。

(3)水火木金土。

提出宇宙万物又都基于五种元素构成的主张,在《易经》在两仪系统中融入五行系统,构成所谓“二五之精”。“行”即是“道”,五行就是“天道”运行的五个阶段。金是西方之行,木是东方之行,火是西方之行,水是北方之行,金木火水亦即东南西北,亦即春夏秋冬。所以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春夏秋冬,四时顺布。

天道四时嬗替,五行各一其性,人类、万物的化生不仅原于阴阳,而且基于五行,意味着承认宇宙万物的运动性、多样性、复杂性。在图象上,这一层应当仍为完整的圆形,五行、四时均统一于天道之内。传本或呈方形,或呈六边形,没有包裹的圆形,是由于表达之误。

(4)阴静阳动。

提出宇宙万物是以阴、阳为基本元素的最大范围的统一体。阴阳对立而统一,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阴阳相互环抱,互为首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一刚一柔,一主动一受动,相互运动与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的发展变化。

在图象上,这一层中分为两半,阴阳各半;又细分为四个同心圆,亦阴阳各半。传本中间的圆形为纯白,不分阴阳,有误,宋本为阴阳各半。若是纯白,则与第5层重复。四圆,完整体现阴阳相抱,动静相接。

(5)无名的圆框。

宇宙万物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其最大范围的包涵而言,犹如混沌。宇宙万物的性质,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物质性。所以宇宙又统称为“万物”,又称为“万有”“大有”,《易经》则称为“太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太极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1
其实古人讲的这个“无”,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看不到的阴,因为道的运行离不开《阴阳》,但是我们能直观看到的只是阳而已,因为阴是阳的运动能量!所以能量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直观看到的。因此上我个人理解的太极图实际上就是“道在人们想象中的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一种感觉”。当然了我们先要理解道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理解道即是无极。无极即是一个没有起始点的圆而已,只不过道的运行按照设定的这个圆来运行。但是当道在自己的运行轨迹中运行没有产生就没有万物生成了。因此上在道的运行轨迹里就慢慢生成了太极这个东西。但是太极里包含阴阳两个方面。可是要直观让人看到就必须依靠图形来生成而已。所以我个人认为太极图是最能体现阴阳转换的一个明确的解答。这就是古人的智慧。用简单的图形体现出来复杂的道理。实际上就是符合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这句话意思包含很多。但是“用在道上来讲就是能用语言或者文字描述出来的不一定是道的本质。可是用这种太极图描述出来的不一定不是道的本质”。
第2个回答  2023-10-19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是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是四季,而八卦指由八个经卦演化而成的方位、颜色等现象。太极图,在考古学中也被称为“双鱼图”,从图形上看,全图是一个圆,圆中有两条颠倒的线描鱼图,鱼图中的两点犹如鱼的眼睛。《道德经》中没有“太极”而只有“无极”的概念。第二十八章中有“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句,无极,相当于道。《南华真经·大宗师》中有“太极”一词,“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极和六极对举,“太极”当应作六极之外的空间解,故称“先而不为高”。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文献,特别是上清派的文献中,有“太极”一词多出。齐梁道士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冲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认为道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由太极生天地。另外,也有指太极为天上仙界的,太极就是神灵名称的用法。还有将“太极”作为道术名称的。唐末五代时,杜光庭以“太极”解释“道”,从发生学上,将易理和《道德经》联系在一起。金元时期,道经经籍中以“太极”代替“道”,广泛地解释天地、阴阳、社会、人身、金丹等等。太极图就成为“道”的象征图形,其圆即为道,双鱼一黑一白即为阴阳,黑鱼中白色鱼眼表示阴中有阳,白鱼中黑色鱼眼表示阳中有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学之道国学
第3个回答  2019-01-04
太极图的含义就是,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创造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利益。凡事有度,无过不及,平衡和谐,“为之于未有,治之为未乱”,无论个人还是家庭,企业,遵从自然之道,则为久长之计。这都是我个人的短见。
第4个回答  2019-01-04
含义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即宇宙的本源。而且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