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占其他鸟的窝,会被识破吗

杜鹃经常把蛋生在其他鸟的窝里,一直让“养父母”养大,但过程中就不会被识破吗,识破后会有什么后果?

杜鹃蛋会被一些各类的鸟识破,被识破后杜鹃蛋会被吃掉或是丢掉。

下面介绍几种能够识别自己窝中的“冒牌货”的鸟:

一、褐头鹪莺(Prinia subflava)

褐头鹪莺无法识别出与自己的蛋相似的外来蛋。但是它们的蛋是彩色的,而且上头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因此它们就靠这个方法来区分出与之差异较大的杜鹃蛋。

二、红脸扇尾莺(Cisticola erythrops)。

红脸扇尾莺更善于使用视力来识别出外来蛋,但是它们自己的蛋在外观上却没什么变化。

三、轻捷扇尾莺( Cisticola chiniana)。

轻捷扇尾莺算是前两者的结合体,它们不仅有很好的视力而且蛋的颜色也五花八门。

扩展资料:

杜鹃鸟面对被识破的风险也有自己的办法:

杜鹃雌鸟每年3月至7月要在不同的鸟巢中陆续寄生10多枚蛋。杜鹃一般在一个鸟巢中只寄生一枚自己的蛋,由于杜鹃的蛋孵化期很短,往往最先孵出。出于本能,杜鹃雏鸟会将同巢的亲鸟生下的鸟卵和幼雏推出巢外,留下亲鸟独自抚养自己,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有更高的成活率。

另一方面,在多个巢中寄生,也避免了常言所说的“将所有的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幼鸟中至少有一只能够活着离巢,确保种族繁衍。

参考资料:光明网-布谷鸟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识破”后结局很简单,卵被巢的主人拨出巢外。但很少见卵未被识别,而孵出的小杜鹃被识别的。也就是说,杜鹃卵只要能孵化成幼鸟,就很少有被“驱逐”的。

这是一种自然选择之后的结果,被识破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拓展资料:

杜鹃巢寄生行为解释:

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

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飞。它自己不会做窝,也不孵卵,平均每年产蛋2-10个,却把产的蛋放在画眉、苇茑的巢窝里,让这些鸟替自己精心孵化。而且它每飞到一个巢窝里只产一个.

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 出,它又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05
不会啊,这是杜鹃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它的蛋和小鸟的蛋一样,但是其幼鸟比小鸟的蛋先出生,而且出生后就会把其它的蛋推出洞外,掉在地上摔烂(窝在树上),然后小鸟就会一心一意的照顾它的“养子”。
第3个回答  2008-08-05
问的很好。

其实这个问题是动物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种间巢寄生。国外有很多人在研究。

简单的说,杜鹃种类不同,其行为是不同的,有的杜鹃不寄生,有的则选择一种寄主,有的选择多种寄主。

很有意思的是,寄主的反映不同。有的基本不能辨认自己的卵和杜鹃卵的差别;有的可以辨认出一些;有的几乎可以完全辨认。

“识破”后结局很简单,卵被巢的主人拨出巢外。但很少见卵未被识别,而孵出的小杜鹃被识别的。也就是说,杜鹃卵只要能孵化成幼鸟,就很少有被“驱逐”的。

2楼:你说的只是一种情况;但进化是有多样性的,不是一元论。
1楼:你完全说错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8-05
不会
寄养过程一定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否则就有可能惨遭不测——被人家扔出去。由养父母孵化出来的小杜鹃形体与声音都与养父养母所生的子女相类似。这就大大增加了它们寄人篱下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