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为什么要争夺汉中?

如题所述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是益州的咽喉,是刘备成就霸业必须去争夺的点。同时,曹操想要灭掉刘备,想要南下益州,汉中则是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期的刘备,并不以为然

刘璋引狼入室,请刘备入川作战后,刘备把矛头一指,对准了刘璋的大本营成都。两股势力僵持数年之久,最终以刘备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

听闻刘备夺得益州,曹操猛然想起,汉中乃是益州的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地。于是率先起兵,抢在了刘备的前边,对汉中发动进攻。

此时!刘备不以为然……

适逢东吴孙权索要荆州不成,令大将吕蒙袭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极度愤怒,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大兴王师,起五万军马,决定对东吴用兵。

正在刘备准备进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汉中失陷的消息。张鲁败走。

此时的刘备,才发现了自己的战略错误。争夺汉中才是他率先应该做的。

——于是,逐渐重视汉中

刘备与东吴,草草的签订了停战协议,马不停蹄的赶往益州。可惜为时晚矣,张鲁投降,曹操全据汉中。

不久后,曹操北还,留夏侯渊、张郃等人驻守汉中,并令二人伺机图谋巴地。两人差点给刘备的益州,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张郃亲自领兵南下,短时间就拿下了巴东、巴西二郡。之后借着徙民二巴之际,出其不意的对宕渠用兵。意在图谋巴郡(江洲)。

巴郡一失,嘉陵江以东,长江以北的地盘,将会被曹魏尽收囊中。换句话说,蜀地危矣!

刘备的一时大意,一次小瞧汉中的举动,差点使蜀汉基业付之一炬。

对此!蜀国官员廖立作出过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参考,《三国志·廖立传》为什么说刘备“几丧一州”,差点搭上诺大一个益州呢?

巴东、巴西二郡,已经被张郃拿下了,如果刘备的众谋臣,没有猜到张郃进攻宕渠,没有及时派张飞去增援宕渠。意味着什么?以宕渠原有的守军,失陷是必然的。

宕渠失守,则意味着巴郡危矣。巴东、巴西随时都可以水路支援,甚至三路齐出。巴郡的防守将会极度困难。一旦巴郡失守,成都就会裸露在魏军面前,前边再也没有所谓的军事重镇了。

——所以几丧一州,廖立说的一点不错

汉中的重要性,在此战中,完全得以凸显。就因为刘备的一次战略失误,一个没有重视汉中的举动。差点使他刚得的益州,落入曹魏之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