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不是讲道理没用,而是你不会讲?怎样讲道理呢?

如题所述

不管当时自己多么的生气,还是耐着性子苦口婆心的给孩子讲道理,“为什么这样做不好”“这样做影响很大”“好孩子才不这样做呢”。结果呢?效果不是一般的差劲,孩子在那里听着就够好的了,更多时候是不耐烦的让爸爸妈妈别说了,或者是出言顶撞爸爸妈妈。

很明显,这样的教育并没有收到效果。

确实是这样,有很多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总是感到无能为力,不是说了半天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就是被孩子的“神逻辑”说的哑口无言。

一个人在那里忙着张罗中午饭。因为有点忙不过来,开心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妈妈,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外面很暖和啊!”

“妈妈在做饭啊,你过来帮忙,做完了就能出去了!”

“做饭是女生的工作啊!”“男生为什么不能做饭啊?”

“男生很笨的,不会做饭啊!”“但是男生可以学习啊,学着就会做了”

“男生是要保卫祖国的,做饭是会累的”“女生也能保卫祖国啊,她们做饭也会累啊!”

“妈妈你可以等姐姐过来一起做,就不累了啊!”

对话到此结束,开心妈妈甩出了很多语言陷阱,但是开心奇迹般的一个都没接,而且直接诡辩,把开心妈妈说的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娱乐圈公认的口才一流,教育孩子一流的黄磊黄老师,也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翻车了,而且还是翻在了多妹的手上。

那天,多妹早餐没有吃完,看着剩下来的食物,黄磊想着要不给多妹上一课吧,浪费不是个好习惯,这点从小就应该知道。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吃饭可不能浪费啊”“我知道”

“你知道为什么不要浪费吗?”“不知道”

于是黄老师苦口婆心的讲了大半天“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并且特意强调,小时候不好好吃饭,老是浪费的话,长大了就没有饭可以吃了!

结果多妹轻描淡写的说“那我就吃糖,我吃糖的时候从不浪费。”

黄老师觉得有点胸口发闷,就又找了个话题“你看故事里面的公主,她们就从不浪费粮食”

多妹又是轻飘飘的说“人家公主忙着演戏,连饭都不吃”言外之意,爸爸你别说了,你都不知道人家公主吃不吃饭,浪不浪费粮食了。



话题到此终结,口才无双的黄老师在多妹面前,完全的败下阵来。在黄磊的这条微博下面,很多网友都表示,多妹的逻辑辩才太强了,连黄老师都不是对手。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光说讲道理,大人还真不一定能讲的过孩子。所以,企图一味靠讲道理来感化孩子,教化孩子的爸爸妈妈,无一例外的都输了。

为什么和孩子讲道理讲不通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爸爸妈妈有点不服气了,为什么给孩子讲道理就讲不通呢?为什么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最后却是自己败下阵来呢?为什么讲了半天道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呢?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是这样讲道理的:

着眼于利弊



很多时候,作为成年人的爸爸妈妈,看待问题往往是从一件事情的利弊入手的,而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也是下意识的遵循了这个原则。

比如:好好吃饭才能长个大个子,少看动画片才能保护眼睛,多做家务活爸爸妈妈才喜欢你,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然爸爸妈妈给孩子讲的道理很多,开心爸爸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在这些教育中,爸爸妈妈更多的是告诉孩子,你只有听我的,才能长成大个子,才能保护好眼睛,才能......。且不谈这种说法对不对,吃饭和长大个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很多人没看动画片眼睛也近视了;更多的,在讲道理的时候,爸爸妈妈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我是爸爸妈妈,我知道的多,你听我的肯定没错!

如果是对于2岁前的孩子来说,这种讲道理方式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自我意识的产生,对于世界的理解,更多的是通过爸爸妈妈的讲道理。但是当孩子到了2岁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更加倾向于,我觉得是什么,而不是爸爸妈妈说是什么。



这才是,爸爸妈妈讲了半天道理,却做了无用功的原因。

道理讲太多,变成唠叨了

很多育儿专家,大V们都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的话,就算是再有道理,也不要超过三遍”,其实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理效应。

幼儿园举办家长公开课,是开心爸爸过去参加的。在家长和孩子亲子手工课上面,开心爸爸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己拿好手中的剪刀,按照纸上的提示,把图案剪下来。当然这个活动,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剪出来的图案越好,就代表着这两项能力越强。很多爸爸妈妈呢,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成为做的更好的那个。

旁边的一位奶奶,从孩子开始剪纸,就不断的“给孩子讲道理”。



“右手拿剪刀,左手把纸拿稳了”“眼睛要看着纸上面的纹路,跟着提示再剪”“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啊,都说了慢点慢点”“你是不是故意的啊,睁大眼睛,别剪错了”“我说了多少遍,怎么还是不看啊,直接就剪错了!”......

这节手工课满打满算也就是40分钟左右,这位奶奶就像是开启了无限循环一样,不停的说不停的说。旁边的开心爸爸都快听得耳朵起老茧了,孩子呢?对奶奶的话充耳不闻,完全不为之所动,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奶奶说的自然是一点都没听进去了。

这一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上演,就算是再有耐心的爸爸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总是有诸多的不满意,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于是就开始了不断地讲道理。而且还怕孩子没听进去,一遍不听就两遍,两遍不就三遍。可是道理讲多了,效果并不见得有多好。

这些重复多次的道理,在孩子听来无疑是对自己的指责,时间长了,孩子要不是条件反射性的排斥,要不就是当做没听到一样。这种教育,自然就没什么作用了。

很多时候,道理本身太抽象



其实,聪明的爸爸妈妈,很少直接给孩子讲道理。

很多时候,道理本身就是那种很宏观,很伟大但却缺少实操性的东西。我们经常说“听过了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一点。对于成年人来说,听了道理尚不能转化成实际的行动,更何况是孩子呢?听着这些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道理,自然是选择性的无视了。

说到底,还是在“知道”和“怎么做”之间,失去了联系。

像开心爸爸上面说的三种情况,其实就是爸爸妈妈们之所以不断讲道理,却收不到效果的原因。这种讲道理的办法,最后只能是感动了爸爸妈妈自己。

教育孩子到底要不要讲道理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着意的改变自己,变得不那么讲道理了,而是开始尝试着做一个不说教不唠叨的爸爸妈妈。

是不是说教育孩子就不要讲道理呢?当然不是了!



著名的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的育儿理念“孩子6岁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孩子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言外之意,不是说教育孩子不应该讲道理,更多的是爸爸妈妈讲道理的方式不对。

事实上,孩子喜欢听,并且有用的道理,是这样讲出来的: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件事情上,开心爸爸见过做得最好就是杜江了。

杜江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应该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好孩子。懂事听话,有自己的想法,还是一个关心别人的小暖男。而这一切都是杜江的潜移默化下学会的。

在很多的亲子节目中,杜江只要是和嗯哼或者别的小朋友说话,基本上都会选择蹲下来。大家可别小看这个蹲下来,在孩子眼中,更多的是代表着爸爸妈妈并不以爸爸妈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给出他们建议,和他们商量。

在这种心理上的放松下,孩子才会更加平静,对爸爸妈妈的话才能更好的接受。爸爸妈妈不生气,孩子不害怕,这才是平等交流的亲子关系。



不妨讲个笑话

还是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的育儿观念,她说,在你想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不妨先讲个笑话。并且她讲了这样的一件事:

孩子看上了一个女孩,换做是普通的爸爸妈妈,早就如临大敌想方设法的拆散他们,把早恋掐死在萌芽中。而讲笑话的讲道理方式是什么样的呢?

爸爸说“我儿子挺有眼光,这女孩不错。”先是肯定了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开始考虑问题。“你要是打算今后在县城工作生活,这事现在就可以定下来了。不过你要是想到北京的话,这事我建议稍微再等等。”

这个类似于笑话的话一说出来,孩子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而且这样说收到的效果也是极其好的。只有孩子内心接受了认可了,爸爸妈妈的道理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爸爸妈妈不妨也这样试试,讲道理的时候先讲个笑话,孩子一边笑一边就把这个道理听进去了。爸爸妈妈也省心,孩子也开心,整个一双赢的结果。



告诉孩子怎么样而不是为什么

孩子们都喜欢吃糖,开心也是见到糖就停不下来,说什么都不听。为此开心爸爸和开心妈妈说过好多次,但不管怎么说,人家开心看到了糖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停的吃。

直到有一次开心爸爸全家去牙科医院给开心爸爸拔牙的时候,看到了有一个10来岁的小女孩,因为吃糖吃多了,而且不好好刷牙,结果需要一下子拔掉6颗牙。听着那个小女孩因为疼而不断哭泣的声音,开心怯生生的问开心妈妈是怎么回事。结果牙医直接就说了,这个小朋友平时太喜欢吃糖了,还不好好刷牙,这不牙齿全部坏了需要拔掉6颗。而且这6颗牙分布在嘴的各个地方,在牙齿补好的这段时间她连饭都不能好好的吃了。

从那以后,开心虽然说还是喜欢吃糖,但很明显吃的量少了很多。特别是收拾家找到了过年买的一袋子糖,他只吃了两颗就停下来了,完全不用开心爸爸制止。



其实孩子们都是很聪明的,只要把“怎么样”摆在面前,他们完全可以知道为什么,完全知道该怎么做。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让孩子知道怎么样。

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缺少学习道理这一环的,道理能够让孩子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长大。但是讲的道理如何让孩子喜欢听,并且能听进去,就是一项爸爸妈妈需要修炼的功力了。

最后

其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什么方式都没有严格的区分。

就像是讲道理一样,到底是讲道理好还是少讲道理好,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论。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方法,只要孩子能接受,能从中学到东西,使其成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就是成功的。

而这一点,才是比讲道理更难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尽量语气要委婉一些,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以鼓励为主,批评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式,要讲得通熟易懂。
第2个回答  2021-02-26
我认为父母在与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一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不能一味的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和孩子讲道理。
第3个回答  2021-02-26
讲道理当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站在对方的角度讲道理才能够有用,不然的话就没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