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到38度不吃药,不到39度不打针”?

如题所述

生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说不到38度不吃药,不到39度不打针呢?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发烧有时候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这样就可以避免吃药了,而能够通过物理降温就应该最好不要吃药,不到很严重就不要打针。身体的温度升高是自身免疫力在发挥作用,而发烧是一种表象,这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感染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杀菌,只要把细菌杀死了,烧自然就退了。如果一点点的发烧就吃药的话,就很容易让身体产生一种抗药性,这样以后发烧了吃药也就没有太大作用了。所以,在发烧不严重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使用湿毛巾在发烧部位敷着,因为经常吃药的话会对我们的肝和肾系统。 我们不能小看发烧,高烧是很危险的,一旦超过了39度,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这时我们就要吃药或者是打退烧针,因为长期发高烧,会使我们的机体消耗能量,如果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很多功能器官衰竭,有些人还会是因为其他疾病才引起的发烧,如果长期是身体高热,没有及时吃退烧药或者打退烧针,很可能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发烧的严重性。 为了预防发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平时多运动,锻炼身体,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更多的疾病远离我们;每天记得多喝水,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可以帮我们预防发烧和降体温,因为喝水可以把我们体内的一些毒素和杂志排出去,除此之外,气温发生变化时,要注意添加衣物,这样可以避免流行性感冒引起发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吃药会使的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发烧不严重,也是没有必要打针的!
第2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现在打针吃药都是抗生素,抗生素会损害人体免疫力。尽量使用物理降温。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药物会对人的肝脏,脾胃以及中枢神经造成一定的伤害,很可能会造成胃痛恶心等症状,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还容易和药物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过敏事件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低于38度的发烧是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出现好转的,而且是药三分毒,如果能够通过物理降温,这样就可以避免吃药了,也不用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