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小板过低!!!急!!!!

我外公今年70岁,最近连续10天都发烧将近40度,住院后检查发现,血小板过低.人体血小板的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而我外公只有38*109/L.请问,这是由什么引起的?血小板过低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危害?还有,应该怎样治疗呢?

  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候扤矉貒钯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
  (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PLT)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血小板生成减少(候扤矉貒钯见于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血小板破坏过多(候扤矉貒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3.血小板消耗增加(候扤矉貒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你好,单纯血小板减低最常见的疾病是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你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5万以上比较安全,2万以下就比较危险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
  1.出血的护理。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须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就要到医院治疗。

  2.慢性型病期较长,无论病人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内护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3.药物应用与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激素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有无以下反应。

  (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往往食欲增强,注意饮食适当,不要过食,防止身体过于发胖。用药后,往往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但停药后,会慢慢恢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2)防止感染。用激素治疗后可诱发和加重感染,所以病人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已患感染性疾病者,如结核病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同时采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或必要时停用激素药。

  (3)应用该药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副作用,患有以上疾病者,应慎用或禁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以上疾病症状出现。

  (4)长期、连续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如果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会导致原病复发或加重,还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按医生要求按时按量用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产生了抵抗自己的血小板的抗体,使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出血1.一般疗法: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腔粘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对出血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如下特殊疗法。

  2.输新鲜血或血小板: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

  3.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①降低毛细胞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②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igg的产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特别是2周内)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疗。用药原则是早期、大量、短程。一般用强的松60mg/m2•d(2mg/kg•d)分2~3次或清晨一次口服。若出血严重,强的松可用至120mg/m2•d口服或用氢化可的松400mg/m2•d或氟美松10~15mg/m2•d静脉点滴,待出血好转即改为强的松60mg/m2•d。一般用药3周左右,最长不超过4周,逐渐减量至停药。

  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点:对重茺以上出血病儿,亦可静脉点滴输入大剂量精制丙种球蛋白(igg),约0.4g/kg•d,连用5天。约70%~80%的病人可提高血小板计数,特别对慢性患者有暂代切脾手术的倾向。但此种精制品费用昂贵,一时不易推广。

  5.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无效者尚可试用:①长春新碱每次1.5~2mg/m2(最大剂量2mg/次)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或每次0.5~1mg/m2加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连用4~6周为1疗程。用药后血小板可见上升,但多数病人停药后又下降,仅少数可长期缓解。因疗效短暂,故较适用于手术前准备。②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或每次300~600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有效时多在2~6周,如8周无效可停药。有效者可继续用药4~6周。③硫唑嘌呤1~3mg/kg•d,一般一个月后方可显效。这些免疫抑制剂可与皮质激素合用。

  6.其它药物:近年来国内外试用炔羟雄烯异恶唑(达那唑danazol,dnz),这一非男性化人工合成雄激素,治疗顽固性慢性itp患者,即刻效果尚好,维持效果时间较短,故对准备切脾手术而需血小板暂时上升者有一定价值。其作用现认为可调整t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从而降低抗体的产生,并可减少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消除。

  7.脾切除疗法:脾切除对慢性itp的缓解率为70%~75%。但应严重掌握手术指征,尽可能推迟切脾时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调理
  1.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2.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

  3.有热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4.着本病为药物过敏或有过敏史者,应在用药时注意避免使用致敏药物。紫班多有皮肤蓬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萨你防抓破感染。平素可常服药膳。

  (1)花生:每日吃120~1809带衣花生,或用花生衣309,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5~7日为三个疗程。本方有促使血小板升高的作用。

  (2)大枣粥:大枣1元,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本方有益气养血之功。

  (3)二鲜饮:鲜茅根1509(切碎),鲜藕20()(切片)。煮对常饮,每日4~5次。本方有凉血养阴,消瘀止血之功。

  (4)藕柏饮:生藕节500克,侧柏叶。捣烂取汁,加温开水服用,每日3~4次。本方有凉血化瘀,收敛止血之功。

  (5)黄花鱼膘:1209,加水文火炖1日,时时搅拌至溶化,全料分作4口量,每日分2次服,服时需再加热。本方有调补气血之功。

  (6)刺地菜饮:鲜刺儿菜适量捣汁,和人少许黄酒,每次1小杯,且日2~3次。本方有凉血止血之功。•

  (7)大枣4份,藕节1份,将藕节水煮至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日吃适量大枣。

  (8)赤小豆花生汤:赤小豆50克,带衣花生仁30已冰糖20克加水适量,隔水炖至熟烂,吃渣喝汤。

  (9)猪皮50克,带衣花生30克,将猪皮切成小块和带皮花生一同放入铁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汤计较稠,疗效越好。分作2次趁热食用,可加红糖少许调味,四周为1个疗程。此方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红枣龟胶冻:生地黄、麦门冬、阿胶、龟甲胶、冰糖各50克,红枣见贴。先将生地黄、麦门冬、红枣加水煮取浓汁,弃药渣留红枣另食。将阿胶、龟甲胶加水100毫升,隔水蒸化。倾入药汁加冰糖50克,黄酒20毫升,慢火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此膏对阴虚劳热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服2剂(2天)可见显效。肠胃虚寒泄泻,外感寒热未清者不宜用。

  如何进行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首先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者见到核左移或幼稚细胞应注意非典型的淋巴细胞和异常细胞

  (二)骨髓象:因病因不同而异早期可无明显变化也可呈幼粒细胞不少而成熟粒细胞减少的“成熟障碍”表现或疾病极期呈粒系减少恢复期逐渐出现各阶段粒细胞

  (三)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有重要价值骨髓检查可帮助MDS的鉴别诊断

  四)骨髓培养:体外CFU-GM集落培养可了解骨髓增生活性骨髓中性粒细胞储备帮助鉴别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或是免疫因素抑制粒细胞生成

  (五)肾上腺素试验帮助鉴别是否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六)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测定 帮助识别是否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七)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滴度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

  (八)血清溶菌酶测定 溶菌酶升高提示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因破坏过多所致溶菌酶正常或减低示粒细胞生成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按粒细胞动力学和病理生理本症可分为四大类:

  (一)骨髓损伤 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正常成人每日在骨髓内生成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约1011个以上集落刺激因子IL-3GM-CSF能促使G0期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在骨髓增殖池G-CSF特异地诱导粒系祖细胞进一步地增殖和分化晚幼粒细胞停止了增殖继续分化成熟为杆状核和中性分叶核细胞这些细胞在进入周围血液前可在骨髓贮存池内逗留5天左右由于某些致病因素直接损伤骨髓导致CFU-GM数量或质的异常或使造血功能障碍常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多见的原因:

  1.药物引起的损伤 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药物抑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药物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其它多类药物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 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铋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γ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阻碍粒细胞生成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某些药物为半抗原进入敏感者体内与粒细胞膜蛋白结合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全抗原吸附于粒细胞表面这些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粒细胞抗体IgG或IgM当重复用药时引起粒细胞凝集和破坏这称之为免疫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有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磺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产生过敏反应除导致粒细胞减少外还常伴有皮疹荨麻疹哮喘水肿等过敏表现引起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与用药剂量无关

  4.全身感染 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 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 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进入血管内的中性粒细胞仅1/2在循环池内即随血流循环另外1/2的中性粒细胞紧贴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内皮细胞(边缘池)不随血流循环故不能在白细胞计数时被检测到循环池与边缘池之间的粒细胞可相互转换注射肾上腺素或应激状态下粒细胞可由边缘池迅速转入循环池使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如边缘池内粒细胞量相对大量增加时可造成假性粒细胞减少此时粒细胞的生成和利用均正常全身感染及过敏反应时可引起反应性的获得性假性粒细胞缺乏症

  (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粒细胞在血管内一般仅数小时(半数逗留期为6h)即移游至血管外而进入组织执行其防御及清除“废物”的功能约1~2天死亡在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下受粒细胞生成因子GM-CSF和G-CSF的调节粒细胞的生成率增加从骨髓释放至外周血及进入组织的粒细胞增多且吞噬作用和杀菌活性增强然而严重感染时机体对正常体液刺激缺乏足够的反应同时中性粒细胞上一些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等)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ICAM-1)被炎症介质所激活使白细胞易于粘附于血管壁并穿越内皮细胞迁移至组织最终仍可见血液内有短暂的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脾亢患者粒细胞的消耗可超过了骨髓内的生成能力可发生粒细胞减少

  (四)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高热病人须分辨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因果关系;

  (二)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注意与急性白血病鉴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7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急性感染和中毒时,血小板也可减少。另外就是楼上说的长时间使用解热镇痛药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你外公的血小板只有38,确实很低,应该住院或留观。

血小板减少容易发生大出血的可能,因此,一定要非常注意,避免磕碰,并注意观察身体有无新鲜的出血点。

因为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复杂,它可以是单纯的一种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在血小板方面的一种表现,因此,治疗方法也不是绝对的,但是过低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输注血小板或丙球的方法,另外,还有激素治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3-08-07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血小板生成不足或者破坏增加、某些药物的影响、一些骨髓性的疾病都可引起。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的,血小板过低会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轻者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皮肤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的话可引起内脏出血或者颅内出血,是有生命的危险的。
这种疾病结合中草药调理是可以达到治本的,好的中医方案很重要的,重视病情,抓紧时间治疗。张医生
第3个回答  2020-12-06
第4个回答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