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区都有党支部吗

如题所述

有的。
为了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街道党工委是愿意成立小区党支部的,可以成立党支部,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社区(居民区)党支部是社区(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县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居民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2、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居民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依法履行职责。
4、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做好社区(居民区)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5、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辖区各项服务。
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未央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作用,在传统“区-街-社区”为“神经中枢”系统的基础上,创新建立“小区工作站”这一“神经节点”,以每一名楼栋长为“神经元”,不断推进“小区党组织”“小区工作站”和“小区楼栋长”三个全覆盖,深入践行“听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需”,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服务阵地向小区延伸。小区工作站建设,对全区“1+10+N”党群服务体系进行了“迭代升级”,补齐了“区—街—社区—小区”服务体系架构,202个集约型社区服务阵地向群众家门口的466个小区工作站、4954个居民楼栋蔓延扎根,实现了服务群众由“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跨越式进步,群众下楼就可以享受到便捷舒心的服务。
治理力量向楼栋集结。全区4954名楼栋长主动亮出楼长身份、主动了解居民所需、主动回应居民呼声,通过落实“敲门问需求送关怀”行动,奔走在小区工作站和楼栋等疫情防控一线,充实加强了社区工作队伍,工作量由过去的平均每人400户左右降低到每人100户左右,服务力量、服务精度都得到大幅提升。
治理结构向紧密提升。小区工作站以最基础的居民小区为主设置治理单元,在区、街、社区三级网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466个小区小网格、4954个楼栋微网格,消除社会治理的空白点和盲区,有效联通了社区和楼栋之间的治理结构,疏通了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基层治理网格织得更加细密。
治理能力向高效转变。作为社区工作的“小分队”“特聘员”,小区工作站和小区楼栋长离居民群众更近,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和动员服务群众的微型“司令部”,小区工作站通过工作例会实现定期协商,解决群众关切问题。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项管控工作指令和政策宣传从小区工作站这个微型“司令部”迅速传达到每一个楼栋,实现了高速传导、精准管控。
治理力量向多元转化。在4954名楼栋站长队伍中,76%的楼栋长由居民志愿者、退伍军人、物业从业者、退休人员等组成,他们熟悉小区人员、环境、事务,有热情、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小区治理与发展,积极引导小区居民、周边商户、社会组织和各类机构、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工作,推动形成“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小区治理模式。
服务效果向精准聚力。此次疫情中,小区楼栋长对孕产妇、独居老人、居家隔离人员等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上报,疫情防控期间,累计有2069人通过小区工作站协调联系得到了医疗救助、4617名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针对新建商业小区邻里交流少的特点,通过开设“邻里书屋”“心灵驿站”“微心愿”互助墙,开展“邻里节”“小区运动会”“板凳会”等活动,使“陌生人”变成“新朋友”;针对老旧小区老人居住多、困难家庭多的特点,楼栋长定期上门了解独居老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需求,开展养老、就医、社区服务、劳动保障等便民代办跑腿服务。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第四条 党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1
**不是每个小区都必须建立党支部**。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居民小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党支部一般由3名以上党员组成,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社区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因此,如果一个小区的党员人数不足3名,可以与其他邻近社区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