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有病,“手”先知,出现哪几个异常,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五脏有病,“手”先知,出现哪几个异常?

手是人的生命的“第二张脸”,小小的一双手掌,会“泄露”你身体健康的秘密,尤其是五脏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手上会先出现“异常”, 五脏有病,“手”先知,如果你出现以下异常,要引起重视!

指甲变黄:肝脏有病。中医认为,肝经之内有湿热,则身体的某个部位会发黄,不仅只是指甲,甚至是舌苔、眼睛也会发黄,严重者甚至脸部肌肤也会发黄。

手掌发红:肝脏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在大拇指到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的鱼际处的皮肤会出现了片状的充血,或者是红色的斑点、斑块,手指按压之后变成苍白色,松开手之后立即恢复,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是手掌则称为“肝掌”。当然如果出现了肝掌,证明自身的肝脏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

指甲比较的苍白:肾脏有病。小拇指对应的是肾器官,如果发现自己的小拇指色泽比较的苍白,有白斑,甚至是干枯无光泽了,我们人体的肾脏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手心盗汗:肾虚。中医的理论之中认为,肾虚容易出现盗汗,手部容易出现黏糊等一系列的症状。如果我们本身的身体素质就比较地差,手心又经常出汗的话,而其患有肾虚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地高了。

手心发黄:小心脾胃疾病。手心位置,是中焦的显示区,中焦是食道、胃、肝、胆等所在的位置。如果手掌心发黄,说明脾胃出现了问题,需注意养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4

中医讲,有诸内必行于诸外。

双手,堪称是生命的“第二张脸”。

小小的一对手掌,会“泄露”身体健康的“秘密”。

尤其是五脏的健康,一旦出现病变,手上会先出现“异常”,切莫忽视!

五脏有病,“手”先知,出现5大异常,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异常一:大鱼际缺乏弹性——警惕心脏病

人的双手,最饱满的地方,就是大鱼际,应是最饱满,最有弹性的。

一旦大鱼际缺乏弹性,需警惕心脏疾病,切莫忽视。

用拇指按压此处,然后松手,看它的状态,若松松散散,回弹慢,代表心血循环系统功能下降,特别需要注意心脏的保养了。

如何养护心脏?

1、食红色食物

中医讲,红色入心,多吃红色果蔬,有益心脏健康。

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心脏健康。

红樱桃,富含钾,可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可保护心肌健康。

2、睡午觉

中医讲,中午,是养护心脏的黄金时间。

现代研究也表明,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

午睡15-30分钟,可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病机会。

3、揉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的横纹之上2寸。

经常按揉,可强心,调节心率,还可改善睡眠、胸闷,舒缓压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内关穴,按20-30次,然后换手做。

异常二:手掌发红——警惕肝脏疾病

健康人的手掌颜色,应该是淡粉红色,并且比较均匀。

手掌出现红点,或发红,用手指按压后,会变成白色,几秒后可恢复原状。

此时,很可能出现了“肝掌”,肝功能出问题了。

当慢性肝炎者,恶化成肝硬化之后,十分容易出现肝掌,一定要及时检查。

如何养护肝脏?

1、饮茶“代替”喝酒

喝酒,是最伤肝的行为之一。

饮茶,可促进肝毒,减少肝脏负担,有益肝脏健康。

所以,保护肝脏,多饮茶,代替喝酒,是简单有效的方式。

用护肝排毒小植物,泡水代茶饮,是清理肝脏毒素,不错的选择。

白鼓丁苦兰菊茶,泡水喝,排肝毒的同时,还可以预防肝损伤。

白鼓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降肝火,预防肝损伤。

尤其是白鼓丁根茎,对于护肝效果更佳,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研究发现,白鼓丁,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再生能力,有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

苦兰菊,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用其泡水喝,对肝脏健康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兰菊有效物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这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排肝毒,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2、多食绿

中医讲,绿色入肝,肝喜欢绿色,多吃绿色食物,可滋养肝脏健康。

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芦笋,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可保护肝脏细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有益肝脏健康。

3、多敲腿

敲大腿,强肝脏。

肝经在大腿内侧,胆经在大腿外侧,经常敲打大腿两侧,可促进肝胆排毒。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

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异常三:手心发黄——警惕脾胃疾病

手心位置,是中焦的显示区,中焦是食道、胃、肝、胆等所在的位置。

如果手掌心发黄,说明脾胃出现了问题,需注意养护。

如何养护脾胃?

1、多食黄

黄色人脾,多吃黄色食物,有助于补养脾脏。

并且,黄色食物,可以提供维生素A和D,抗氧化,促进排毒,延缓衰老。

小米健脾和胃、南瓜促消化、黄豆健脾益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坚持吃早餐

吃早餐,是养护脾胃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清晨,人体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胃酸较浓,一旦没有食物中和,容易损害胃粘膜,诱发各类胃部疾病。

所以,一份营养的早餐,绝对不能少,切莫懒惰。

3、揉足三里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处。

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同时,拍打小腿外侧,足三里穴,5分钟,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延年益寿。

异常四:手指末端粗大——警惕肺部疾病

手指末端粗大,医学上称之为“杵状指”。

杵状指,也叫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末端指节明显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端背面的皮肤与指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

杵状指的出现,说明身体末端缺氧严重,此时肺多半已病变不轻,许多肺部肿瘤和慢性脓毒性疾病、肺内分流都可引起杵状指。

如何养护肺部健康?

1、以水养肺,喝润肺茶

肺喜润,常喝茶水,可补充水分,还可促进肺部排毒,养肺效果加倍。

尾参茶,泡水喝,滋阴止渴,补气益五脏,滋润肺部,改善干咳少痰。

《神农本草经》将尾参,列为上品,用其泡水,可改善咽干舌燥,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有效。

经常用其泡水,润肺生津,是保护肺部不错的选择。

2、以气养肺,排肺浊

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以气养肺,很重要。

深呼吸,可吐故纳新,有益肺部排浊,促使肺部清洁、增强免疫力。

腹式呼吸,是不错的选择。

3、按揉中府穴,补肺气

中府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异常五:小拇指指甲苍白——警惕肾脏疾病

小拇指,对应肾器官,如果,小拇指色泽苍白,有白斑,甚至是干枯无光泽,警惕人体的肾脏功能出了问题。

如何养护肾脏?

1、少熬夜

熬夜,是十分伤肾的行为。

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2、搓耳朵

搓弹双耳,通经活络,补肾养肝。

耳朵也被称为“肾开关”,按摩双耳,可通经活络,补肾益气。

双手轻捏双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

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

每天2-3次,每次20下。

第2个回答  2019-08-05
《神农本草经》将尾参,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每天2-3次,每次这听起来玄之又玄,其实道理很简单,手的不同变化,对应不同器脏的病变,只要掌握了对应关系,你也可以观察手的变化,而知五脏情况。五脏有病,“手”先知,观察手的变很多人都会出现手指冰凉的情况,尤其是女性,很多原因都会使得手指冰凉,心脏的供血能力不足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若是手部冰凉的人还经常出现胸闷、心悸和气短等表现的话,就要检查一下心脏的我们的四肢没有充足的供血的时候,就会出现手部麻木和疼痛感。若是手麻的时候出现胸闷和胸痛等症状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心脏供血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检查。心脏有病,如何养护无论是吸烟,还是酗酒,都会对心血管造成影响。香烟中的尼古丁类物质,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一氧化碳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酒精则会使心率加快,加大血液粘稠,提高甘油三酸酯在血液中含量,对心脏产生巨大不良影响。烟酒同享,危害加倍,所以,生活中,保护心脏健康,一定要少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同时,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重复下蹲15-30次,休息片刻,每天可进行3次。这样做,可以通过双腿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对心脏十分有益。中医认为,肝经内有湿热,则身体某部位会发黄,不仅仅是指甲,甚至是舌苔、眼睛也会发黄,严重的脸部肌肤也会发黄。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鱼际处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手指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复,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称为“肝掌”如果出现肝掌,证明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肝脏有病,如何养中医认为,五色对五脏,而绿色对应的就是肝脏,日常要想养护肝脏健康,一定要多吃绿色的食物,比如荠菜、空心菜等。荠菜中有效物质可缩短凝血的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状;空心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还有果胶以及木质素等物质,可帮助肝脏抵御外界的多种细菌和真菌,有助于保护自身环境的健康。多喝水有助于代谢毒素,减少废物在体内堆积,加点护肝的小植物,做成茶饮功效更佳。黄谷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全株可入药,尤其是其根茎,养护肝脏的效果极佳,平时可将其切段烘焙,制成黄谷丁根茶饮用,可清肝火、排肝毒,促进肝脏健康。研究表明,黄谷丁根可拮抗内
第3个回答  2019-08-04
大小适中、薄厚适度

舌头胖大,边缘与牙齿摩擦,往往会有齿痕,这说明脾虚,临床多见于30~40岁工作繁忙、熬夜喝酒、生活不规律者,这类人应注重健脾利湿,平时可常吃些茯苓、山药、大枣、山楂等食物。

如果舌头又瘦又薄,说明气血不足,若瘦小发红,可能提示阴血亏虚,临床上多见于急性感染、癌症、结核病、肝病、甲亢等疾病。

2

舌苔“薄白”

健康的舌苔就好像刚下过一场小雪,雪花均匀地、薄薄地洒落在路面上。

如果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舌苔就会白厚、黏腻,像是下过一场鹅毛大雪;如果舌苔厚且颜色发黄发腻,则体内湿热,多见于应酬较多的年轻男性和暑湿感冒者;若苔少花薄,甚至光亮无苔,说明体内阴津不足,常见于长期熬夜、经常用脑、女性经血淋漓不尽等人群。

3

淡红色

颜色过红代表体内有热,红的位置不同,反映的问题也不同,例如舌尖发红表示有心火;舌色鲜红且舌面上鼓起深红色或紫黑色小点,代表邪热深入血分。

舌头颜色太淡或发白,说明体内有寒或气血亏虚,建议喝当归炖鸡汤、红枣乌鸡汤补益气血。

4

灵敏

舌头伸缩自如、不歪不斜代表健康。

如果舌头有些硬,比如吃饭时经常咬舌头、口齿不清等,或舌头伸出时向两边歪斜,可能是中风前兆;如果同时还有血压偏高、手指麻木的表现,最好及时就医。静止时舌头控制不住地颤抖,紧张时会加剧,伴有流口水,可能是帕金森病。

5

舌底漂亮

舌底有两条静脉血管静静地流淌,正常情况下隐约可见或完全看不出来。

当身体有瘀滞,气血循环不畅时,舌下就会青筋怒张,若伴有舌头偏暗紫,舌尖、舌边有黑色瘀斑等,说明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务必提早预防,定期体检。
第4个回答  2019-08-03
五脏有病手先知,如手掌颜色出现红色,长时间不退,可能是肝脏出现了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