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为取酬而使用航空器从事定期和不定期飞行运送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的运输,又被称为公共航空运输或民用航空运输。可用于航空运输的航空器有气球、飞艇、飞机、直升机等。现代航空运输使用的航空器主要是飞机,其次是直升机。

使用飞机的航空运输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喷气式运输机陆续问世,70年代宽体客机投入航线,从而使航空运输迅速发展。

中国的航空运输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为管理民用航空,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以后,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务院直屑局。

航空运输是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及成果的综合应用。它的主要特点:

1.快速性。目前使用的涡轮螺桨和喷气式民用飞机的时速为20~100万米,连续航程可达1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一种交通工具,它比海轮快20~30倍,比火车快5~10倍,比汽车快7~15倍。随着时代的进步,时间的价值也增大了。当代社会,乘坐飞机不再是什么享受和奢侈,而是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利用航空节省时间,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由于现代社会公众对航空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使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居所有运输方式之首。

2.机动性。在两地之间只要有机场及必备的通信导航设施就可开辟航线,不受高山、大川、沙漠、海洋的阻隔。因此,运输距离相对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要短,而且可依客货运量大小和流向变化及时调整航线和机型。无论因政治、军事或经济上的原因,要求从中央至边远地区在短期内建立交通线,只有航空才能办到。例如灾区的物资运输,穷乡僻壤的医药急救,近海油田的后勤支援,也非航空莫属。

3.准军事性。由于航空运输所具有的快速性和机动性,以及民航所拥有的机场、空地勤人员对军事交通运输的潜在作用,因而各国政府都视民航为准军事部门。一旦发生战争或紧急事件,军事部门可依据有关条例征用民用设施和人员,直至民航完全受军事部门的指挥。

4.安全舒适性。喷气式运输机飞行高度一般为1万米左右,不受低空气流的影响,飞行平稳舒适。70年代出现的宽体客机,客舱宽敞,噪声低,机内有娱乐餐饮设备,舒适程度又大有提高。统计表明,航空运输的安全性高于铁路、海运,更高于公路运输。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维修技术和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的改进,航空运输的安全性正在不断提高。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世界民航定期班机失事,最高是1966每亿千米死亡0.44人,近年已降到0.04人。

5.国际性。航空运输一开始就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到了80年代,随着世界航空运输相互依赖和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及多国航空公司的建立,航空运输国际化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国际化的目的是要使任何一位旅客、一吨货物或邮件,能够随时从世界上任何一地,方便、安全、经济、可靠地被运送到另一地,这是航空运输对国际交往和人类文明为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

6.运营成本高。飞机的载量一般只有几百千克或几吨,即使大型的宽体波音747飞机,商务载重也仅印吨。同时,航空运输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飞行支出也大。发展航空运输自身经济效益小,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促进地区经济、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以及方便公众。由于航空运输运营成本高,因此客货邮运价贵,只适用于人员往来、急需运送的物资和时间性强的邮件、包裹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