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怎么复习呢

大三准备考研,想问下大佬,给点数学复习的经验

1、考研数学考什么

考研数学考察三门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数二不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一、数三:满分150分,数学成绩决定了总成绩的上限,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中高等数学考察56%(82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占22%(34分)。数二:高等数学考察78%(116分)、线性代数占22%(34分)。

2、怎么安排复习

基础阶段:现在至6月底

主要任务是复习基础知识,并训练基本的解题能力,这一阶段使用的复习资料为考试大纲和本科教材。本科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在考研中是不要求的,所以要对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看本科教材进行复习,复习完基础知识之后要做课后习题,进行知识巩固。

强化阶段:7月至10月底

主要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尽管强化阶段的任务是考试提高成绩的关键,但没有基础阶段的储备,强化阶段的复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阶段的复习资料以数学复习全书和历年考研数学真题为主。要把考研中的题型归类练习,熟练掌握每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冲刺阶段:11月至12月

查漏补缺,加强记忆,开始模拟试卷的练习,培养考场实战能力。

每周做模拟题培养考试状态,进入冲刺阶段的复习。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培养考试状态。建议的复习资料是: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总结的复习笔记,历年真题与模拟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5
我是今年上岸的研究生,我想把我的考研经验分享给你,希望你可以考得好成绩,成功上岸!
我把考研数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间隔,跟着老师走就好了,老师会帮你规划好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但是我想明确的说一下你的冲刺阶段,一定要在10月1日开始,因为模拟的题量十分的大,太晚你是做不完的题的!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太在意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这两个阶段你选择一个老师跟着走就没有问题,但是冲刺阶段强烈建议你按照我说的做。
我准备复习材料有:橙啦app+讲义,复习全书(李永乐),660题,汤家凤1800题,一个记公式和小细节的本子,合工大模拟卷,真题大全解(数一、数二、数三),考研后期市面上所有买得到的模拟卷子。接下来我会讲这些资料的用法。
1.介绍一下我选择的老师和考研app:
在考研界有很多的名师,比如张宇老师,汤家凤老师等等。我首先看的是张宇老师的数学视频,张宇老师讲课十分的幽默,各种段子频出,根本不会困。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在课上听张宇老师讲得很爽,我听得也十分的明白,但是拿了题就不会做。所以,张宇老师的视频并不适合我这种基础差的。后来我看了看汤家凤老师的视频,汤家凤老师讲课很细致,确实比较适合初学者,本来我打算跟着汤家凤老师的。但是偶然遇见了一个考研平台,叫做“橙啦”,橙啦有个数学老师名字叫边一刀,刀哥是一个诗人,还是个武侠迷,他讲课常常会把题目和一些武侠中的道理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十分的有趣,并且刀哥的普通话很标准。题目也是由浅入深,对于我这种数学小白在适合不过,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和刀哥一起学习数学。
2.关于讲义、复习全书、汤家凤1800题、660题、记公式小本子的使用方法:
讲义我就是跟着老师进度来的,老师说让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然后要把老师课上讲的公式,重要的定理,一些结题的技巧记在记公式的小本子上,每天都要背30分钟,直到考研结束为止。除此之外,我还会做汤家凤的1800题(只做基础篇),为什么只做基础篇,其实就是为了把那些公式熟练运用而已。在做的过程中,如果小题3分钟以内能出来并且正确,大题10分钟以内做出来并且正确,那么这个题我就会用红笔划掉,在我二刷,三刷的时候我不会再做这个题了。如果题目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做完或者做错了,那么我就会标记清楚,二刷、三刷、甚至n刷,直到这道题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这才算结束。做完1800题我就开始做复习全书,复习全书的刷题模式也是如此,660的刷题模式也是如此。合理安排好时间,直到把这些书上的题目刷烂为止!如果你到10月1日没有完成,我建议你马上放弃,不要再刷了,应该马上开启模拟阶段了!
3.关于合工大模拟卷,真题大全解,市面上所有模拟卷的使用方法:
现在是10月1日了,我们开启模拟阶段,真题大全解为什么要买数一、数二以及数三的。因为,听我老师所说,有的数二的题目会被改编成数一的题目,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之间会相互改编。所以,这些真题你都要做。怎么做?我举个例子,假如我考数二的,那么我数二的卷子我会先扣下来3套(近五年的)用来做为最后的模拟,其余的卷子一天3个小时模拟(和上诉使用方法一样,就是做错题),然后数一,数三的我会摘出来数二考得部分做一下(还是反复刷错题)。估计刷完也到了11月份了,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刷合工大的模拟卷子了,合工大的卷子很难,你可能分数会很低,没关系,慢慢做下去,把不会的都记住,会好起来的。等你刷完合工大的卷子,估计已经11月末了,这个时候张宇8套卷,李林4套卷等等真题都出现了,买回来模拟,可能你的分数也会很低,没关系。因为这些卷子是真的很难,你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记住,要学会放弃。第一眼不会的题马上过,感觉会的一定要做对,把会的都做完才回来做不会的,记住,要么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对。等你习惯了,你会发现不论题目多难,你一定可以100+
接下来,上考场!你会发现题目so easy,难度比模拟低很多。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你可能会很痛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坚持下来,结果一定不会差的。先给自己定个140的小目标吧,求高得中,求中得底。加油,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0
复习高等数学课本。复习考研的同学一般是在大三开始准备的,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的高等数学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因此,需要重新复习一遍,这一遍一定要力求每个知识点,每一章节都复习到(参照考研对高等数学各考点的要求),把基础打牢。这段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建议3-6个月。公认的比较好的教材是由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一书。

2/6

李永乐复习全书。前面已经通过课本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了一遍,下面就是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结合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书进行复习,这本复习全书考研人人手一份,根据书上章节的安排将这本书的每个知识点吃懂吃透,哪怕看的慢一点没事,但一定要搞懂。这段复习时间建议在3个月左右,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把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复习两遍。

3/6

查缺补漏。通过两轮系统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各个考点的知识,不过肯定有些知识点比较薄弱,同学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再花一些时间着重加强这些薄弱知识点的学习。

4/6

历年数学考研真题。在这个阶段,同学们要开始做考研真题了,推荐做近十年的考研真题,一定要在规定的3个时间内做完,不要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从现在开始养成考试习惯。刚开始可能在规定时间做不完,但一定要记下3个小时做了多少,争取在多次练习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做完。每做完一套题目,就要根据答案认真改正、总结,力图做一套吃透一套,这段时间建议花费15-30天。

5/6

优质模拟试题。这个阶段同学们要适当的做一些优质的考前模拟题,不要题海战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经历适度即可。

6/6

考前回顾。到这个阶段,考研日期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时候要把以前复习的全书、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拿出来重新温习一遍,特别是当时做错或不理解的,当然,有时间的同学也可适当尝试一下猜题。
第3个回答  2020-08-26
首先,把握好复习重点。在基础复习阶段,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时候还用不到历年试题,只看教材做练习题就够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其实这个时候,要看历年试题,但可以不做,因为这个时候大家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考研试题的难度。在这里,我建议大家看至少五年试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把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列出来并把重复出现的知识点特别标出,或者结合我们中公考研的十年试题精讲,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于在试题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要重点加强、全面细致的复习,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一般都是考试的必考内容,纵然不直接考也会以其他的形式去考,亦或者是穿插在其他的知识点中去考察;对于试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题型要重点复习。当然,结合去年的考试大纲(此阶段可能新考试大纲还没出来),对其他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也要全面复习。这样,会使复习有侧重点,便于考生把握复习重点,更接近考研,毕竟我们所做的复习都是针对我们考研的。
其次,感受出题思路。到了巩固提高阶段,考生就应该以历年的试题为中心,为重心,比如复习到极限的时候,除了作自己计划的巩固提高题目之外,还要把最近五年出现的极限试题都拿出来做一下,感受一下这几年命题中心在这个知识点上是如何出题的,出题思路是什么,并尝试一下自己在这类题型上是否胸有成竹,再看看自己目前的能力距离考试还有多远,进一步寻找出合适的缩短差距的办法,以使自己的提高落到实处,为考试奠定一个充实的基础。
然后,发现命题规律。到了巩固训练阶段,考生可以按照知识点分别练习了试题中的题目。但是,在模拟训练阶段,复习以作套题的形式出现。这个时候,要按照时间成套的做模拟题,当然也要成套的做历年试题,争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把近十年的试题分套练习。这样,可以整套把握试题的出题规律,从而让自己习惯这类题的出题方式。一般短期内,命题思路和规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所以熟悉了之前几年的命题规律,有利于坦然面对考试。
最后,寻找考试感觉。在最后一个月,基本上是查缺补漏阶段了,虽然这个阶段主要是查找薄弱地方,赶快弥补,但还是要保持做整套题的感觉。这个时候做套题还是以做历年试题为宜,虽然上个阶段可能已做过几遍。这个时候还要做一做,是要找到那种上“战场”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大家做到:第一、参看大纲进行复习。第二、注意高频试题。第三、注意问题的变形形式。
第4个回答  2019-04-18
我2010年参加的金融联考,数学就是考了140。
高等数学第一步就是先看课本啊。有人认为考得题目,都不是课本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啊,你内力高了,飞花捻叶皆能伤人,课本就是基础、就是内功。
3月份高等数学上,4月份高等下,5月份线性代数,6月份概率论。
每到例题,每道课后题都整明白的。
然后暑假中侧重点在专业课了(失误了,当年金融联考内容太多,感觉最后复习还不充分,考试前还很郁闷)
10月之前,还是把李永乐复习全书整了2遍。这个感觉很关键,内力强了,也得有点招数啊,每一个题目都抠得很清楚。
10.1过后大概用3个星期看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这个绝对强,很多之前概念不清楚的,一下子都厘清了。
再然后做了660题,几乎是一半对一半错的磕磕绊绊熬下来了,让后错题又看了一遍。
最后考研前两周,2天一套真题(从来没做过模拟题)的飘过。最后就上战场了,稀里糊涂就考完了。
每个人特点不同,别人的经验也只是参考,未必适合自己。只要自己有自己的复习思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