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但家人不同意继续就医?

在1月看医生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并且开始吃药,药在2月底吃完了。约好了医生准备去看的时候,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我继续看医生继续吃药,只会说要我自己调节,说怕我未来有依赖性,我知道我撑不过下一次了。但是我也一直没有告诉他们我的具体心情,他们只知道我是无法入睡以及无法自我调节情绪,家庭也比较复杂。怎么解释也一直被告知:你有什么不行的,你那只是小事情,我还不是自己调整过来了。请问我应该怎么办?是否真的要靠自己扛过病?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对于抑郁发作比较严重甚至伴有明显消极行为者、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中占据绝大多数者以及伴有严重焦虑、强迫症状者可以考虑在心境稳定剂足量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一旦上述症状缓解,应尽早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

你想死吗?不想就去治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2
我是一名双向患者,上周才被确诊,八个月前刚生了我的第一个宝宝,今年过完年开春,听说是双向复发高峰,果不其然,被家里人带到安定医院就诊,确诊为双向,当时正在家里发疯,咆哮,叫喊,还打人,这都是症状,但我当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头脑也很清醒,只是想发泄,这就是躁狂发作了
我毕业于名牌大学研究生,去年生孩子顺产,整整生了24个小时,阵痛20个小时,宫口开全12指到完全生出来用了4个小时,体能耗尽,失血也不少,尿酮体好几十三个加号,正常阴性,医生说我的病和我生孩子消耗了体能也有很大关系。
生完宝宝坐月子病就重了,咆哮发脾气打人,休产假期间有利于消耗了体能,每天早晨4点出去学驾照,回家带孩子喂奶,还要复习雅思考试,以至于我的奶水几乎少之又少,体能气血消耗太大了,最后总算流着泪拿下了这两个考试,同时我的病在春天也越来越重。
刚开始医生诊断这个病的时候,家里人是不理解,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我也不理解,它是心境障碍的一种,不同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疾病,而什么又是心境障碍?心境是什么?这些我都想知道,正常人的心境是什么?而我们双向情感障碍的心境和他们有什么不同,正常人遇到生气的事也会生气吧?而我们也会生气,又有什么不同
第2个回答  2020-03-02
被确诊的心理疾病,当然要坚持、认真地治疗、调理了。
你再和你父母说说,或者再联系一下其他长辈、亲戚,请大家一起帮帮你,劝劝你父母。

实在不行,还可以跟老师反映情况。

对于抑郁症,具体治疗、调理的方法如下,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认知疗法。
纠正单一、刻板、消极的思维方式,培养综合、灵活、积极的思维方式。擅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以长远眼光看问题,擅于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美好、积极、有益的一面。不要夸大缺憾、困难;不要偏激、片面,非黑即白;不要妄自菲薄,或者苛责他人。

二,行为疗法。
包括多种具体疗法。重在发现、纠正消极、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并支持、培养积极、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包括拥有一些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练练书法,读些好书,学习、充电,做一些力所能及、有意义的、创造价值、助人为乐的事情。等等。

三,倾诉疗法。
人际交往、倾诉交谈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向亲友、他人说说自己的心事、烦恼,从而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帮助。即使所谈的内容不是令你抑郁的事情,也能较好地开阔你的视野,调节你的神经。

四,名句疗法。
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积极、智慧的励志格言、诗文名句可以启迪人、教育人、鼓舞人,建议学习并记住一些,指导现实生活。

五,运动疗法。
跑步、快走、散步、爬山、郊游、游园、游泳、打球,等等。这些运动项目(特别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做),都能很好地调节人的身心状态,减消压力与抑郁。

六,音乐疗法。
适当听听旋律优美、风格健康的音乐、歌曲,对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也较有帮助。不过,凡事过犹不及,非专业人士过度沉溺于音乐,则可能引起反作用。建议每天不超过二十分钟。

七,饮食疗法。
适当多吃一些粗粮类、坚果类、水果类、水产类食品,也能较好地调节抑郁。平时注意戒烟限酒。

八,咨询疗法。
建议抑郁症患者:咨询心理医生。在和医生的交流、互动中,找到病因,打开心结,改善症状。

九,药物疗法。
咨询医生后,合理、按时服药。一些躯体不适、脏器不调者,建议看看中医,分辨体质,抓药调理。

对于心理疾病的调理:要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要积量变为质量,积小胜为大胜;要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即使偶尔反复,也不要影响自己的治疗。要继续就医,总结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方案,相信自己能行!并且越来越行!

烦躁的话,建议你:

开阔心胸、视野,以长远眼光看问题,擅于看到人事物的积极面。
平时多与他人交流、谈心,适当倾诉压力、烦恼,一起解决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多体谅他人的苦衷与不容易。
心烦的时候,可以户外活动一下,透透气,散散心,换换脑子。
空闲时,适当读一些励志类、礼仪类、文史类好书,提高修养水平。

问题严重的话,建议咨询心理医生,包括看看中医,综合调理一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7
你好,根据你所叙述的情况,我认为,可以初步考虑为致病的心理因素影响所致。这可能是由于你所服用的治疗药物,并没有让你能有效地消除导致你产生双相情感障碍的心理因素,使你容易陷入到家人不同意自己继续就医的困扰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我建议你,当前你需要考虑的是帮助自己寻求我为你提供的精神康复方面的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来帮助你能有效地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等,从而更有利于你所患这一疾病的精神康复。
第4个回答  2020-03-02
双向情感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最重要最明确的是药物治疗!你可以试着让医生告诉家人严重性,很多家人对这种心理上的疾病都没有明确的认识,你也可以试着故意装作很严重的样子,吓唬一下家人,让他们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