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助的时候是身边连一个可以诉说的人都没

如题所述

牛奶咖啡有一首歌里就说月长大越孤单,张靓颖的有一首歌里面有一个有一句歌词。说的是越长大越发现能够陪你彻夜聊天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筛选出一部分朋友。随着平常接触活动范围的不同朋友,以前的朋友也会慢慢的失去联系,而最新结交的朋友也大多时间较短,所以没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因此在最无助的时候,很多是没有办法像平常的朋友说,但是对那种之前就认识的朋友的话,也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接触的不一样,很多事情就开始变得不太理解。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很多的时候,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在别人看来可能就只是很平常的事情,或者根本就不太了解你正在面临的问题,所以你的倾诉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无关紧要。那么你的倾诉最后就会变成你自己内心更加的孤独,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去劝解自己,自己去开导自己,这样的话,从内心出发,向内去寻求自己的一种解决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现在,我们的问题变成了:为什么人类会执着以及依赖?
一个一无所是,孤身处于荒漠的人,期望通过别人找到水源。一个人感到空虚、贫穷、可怜、无能、百无聊赖或无足轻重,希望通过别人来充实他。他想藉由别人的爱来忘却自己,希望藉由他人的美让自己获得美丽。他想藉由家庭、民族、情人以及一些光怪陆离的信念,为那一无所有的荒漠栽满鲜花。最后,上帝成为了终极情人。于是人们将精力投入于所有这些事物中。痛苦和不确定性随之而来,内心的荒漠似乎比以往更贫瘠了。当然,它既没有更贫瘠,也没有更肥沃;它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个人只是藉由某种形式的执着以及与之相伴的痛苦,逃避面对现实,然后,又为了逃避那痛苦而选择超脱。可这个人照样贫乏空虚。因此,除了逃避,无论通过执着还是超脱来逃避,我们就不能看清事实,看清这深刻的内在贫乏和欠缺,这沉闷空洞的孤立吗?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执着或超脱。你能不带着谴责和评估地看着它吗?当你看着它时,你是作为一个观察者,看着被观察的对象,还是根本就没有观察者?
发问者:你说的“观察者”是什么意思?

克:你是从一个中心看出去,带着所有喜欢或不喜欢的结论、观点、判断以及摆脱空虚的欲望去观察的吗?你在用带有结论的双眼,还是用一双完全自由的眼睛去看那片贫瘠之地呢?当你用完全自由的眼光看时,观察者就消失了。如果没有观察者,被看作孤独、空虚、悲哀的东西还在吗?

发问者: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不带结论,不以观察者为中心地看时,那棵树就不存在了?

克:那棵树当然存在。

发问者:当我进行没有观察者的观察时,为什么消失的是孤独感,而不是那棵树?

克:因为树并不是由那个中心,那个“我”的心智创造的。但那个“我”的心智,通过它自我中心的种种活动制造出了这种空虚和孤立的感觉。当心智不再带着那个中心去看时,自我中心的活动就结束了。孤独感自然也不存在了。然后,心智的运作就自由了。通过观察执着与超脱的整个结构,痛苦和快乐的起伏,我们就会发现“我”的心智如何制造了自己的荒漠,又自行策划着逃脱。当“我”的心灵沉静无波时,既没有荒漠,也不用逃脱。

选自《转变的紧迫性》
第2个回答  2017-12-25
那就不说呗
我就奇了怪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总说自己注定孤独
却又总要找人倾诉
怕孤独也是假孤独吧
我要是你
就买一个带锁的日记本
每天想说什么就写下来
一边练字一边写
这不是很好么
说不定十年二十年以后再翻出来一看
嘲笑一下自己的青春
不也挺好的吗
为什么非要找人去说
说不好听的
你那些能见的了人的事
你说给别人别人也不感兴趣
你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说给别人你就不怕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25
人要学会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