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如题所述

思维是有逻辑的,它是客观的而不是随意的,它是确定的而不是模糊的,它是贯通的而不是孤立的。当面临新的数学问题时,要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顺应思维的基本形式,从而在归纳、演绎中,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在课堂上教师无序的组织、无序的提问、无序的设计等等,足以让学生远离数学,讨厌数学,并且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数学内容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逐步形成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的渗透,努力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和思考。
一、 “找准起点、突破难点”,拓展有序思考的空间
教育家苏霍林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习的无序状态,促进学生主体的生成,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教师设计的问题、练习太易或太难,缺乏思维价值,他们的思维便得不到发展,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学生的“思维之树”才会结出“果实”。
1.找准起点渗透有序思考
课堂需要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能力,随时根据教学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的年龄大约在9岁左右,你们能猜猜老师的年龄吗?
生猜29岁、32岁、41岁、23岁、30岁……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年龄范围,老师今年30岁左右,也就是大约
30岁,现在再猜猜看?
生再次猜:27岁、28岁、29岁、31岁、32岁、33岁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第一次猜得哪几个不合理?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个年龄都比较接近30岁,而41岁、24岁离30岁太远了,所以不合理。
师:老师年龄实际是32岁,比较接近30岁,可以说我的年龄大约30岁,在生活中我们用数字描述事物时,通常不需要准确数,只用大约的数表示就可以了……
教师在《加减法估算》中增加一个猜年龄的环节铺垫,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估算的开展合理流畅。因而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才能确保学生有序思考,拓展有序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的问题,引发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共享智慧和真理。学生的猜想可能是经过周密思考符合逻辑性,但更可能是稚嫩的、无据、无序的,这都是正常的。教师在学生猜想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合情、合理,有顺序猜想,这种猜想应该善于捕捉,并有意识的培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演绎着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循环,从而使学生从对数学认识的模糊到清晰,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有理、有序、有效。
2.抓突破点渗透有序思考
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使得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同时,学生对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逐渐感到
疲倦。
教学片段2:
先分类,再配搭。挂出衣服图片: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让学生汇报共有几种不同的配搭。(学生回答有些零乱)
师: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汇报更方便呢?
生:可以用编号、画图、字母等方法表示……
师:怎样表示?
生:用编号。
生:用画图。
……
师生共同交流决定用1―2来表示上衣,A、B、C表示裤子。(学生认为这样既简便又看得清楚。)
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再经历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若是上练习课没有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而是按部就班的教学,就不能精彩生成。当遇到学生止步不前时这也许就是突破点所在,需要教师讲究方法,从直观形象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迂回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学习的起点决定上课的节奏,对突破点加以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深入辨析、亲历体验”,提升有序思考的效度
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交流,动态中把握生成,渗透有序思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有序表达,有序质疑。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成功的体验,才能避免学生乐于“等”,变成乐于挑战敢于“说”,学生的体验越丰富,学生越能够找到从表象中提取数学信息。
教学片段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小组合作拿小棒围成三角形
师: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生:可以
师: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只要有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直觉猜想)
师: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有学生说行,有学生说不行(引出疑问)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师生用三段小棒,实验能不能拼成)
师:能拼成吗?
生:能拼成   生:怎么拼不成啊?
师:找到拼不成的同学举手,你们观察一下为什么拼不成?
生:因为有两条太短。
生:两根短的比长的还要短
生:两根拼起来没有第三根长的就不能组成三角形。(直观中张开思维)
生:两根短的等于长的也不能拼成。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讨论
……
师生经过讨论知道较短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可以组成三角形。
课堂中从猜想到验证,教师留给学生猜想的空间,通过师生体验交流让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教学中学生在不经意中体验感悟,探索规律,找到规律,联想中建立自己已有知识和未知的对应关系,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慢慢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注重知识的“正迁移”,从中渗透了有序思考的方法。
三、“有效对话、真实互动”,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数学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这也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但很多老师对“互动”的理解基本上是为一问一答,美名其曰为“对话”。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注重紧扣学生的思维,表现在课堂中,就是用很琐碎的问题把课串起来,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师又一步步的紧逼着,其实学生未能真正思考起来,更不要说主动探索,我们反思后认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教学片段4:
师: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
生1:20
师:其他同学还有答案吗?
生2:42
师:还有吗?
接下去老师追问一句学生报出一个。学生报出来很多:53,64,31,175......师就学生这样回答的顺序板书并评析。
这种一题多解的题目是新课程下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类题目的答案不是惟一的,且教学要求是只要填对一个答案就行了,当然能较多想出答案,并能总结出规律最好。这类题目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感受符合此条件的答案的多样性。
可上例中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学,就是“对话”与“互动”吗?事实上这样的追问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琐碎,随意性大。尽管学生回答出一种也算是完成了教学要求,但学生有序思考方法的渗透却在此间丧失,事实上学生尚未进行真正的数学思维,更不用说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了。如果问问学生“你有多少个答案啊?”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系统的思考问题,再加上教师有序的板书,就便于让学生感受一列数所蕴含的规律。回答出一个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促进学生有序思考才是目标。这样既完成了当前的教学任务,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只要我们平常多注意渗透有序思考,就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使教师教得更愉快,学生学得更轻松。所有这些就是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在较大的思维空间中实现“再创造”。从而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无序到有序、从归纳到推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