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比较华西村和小岗村的发展方式

如题所述

小岗村在进行改革之前是非常贫穷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就是对小岗村的明了的写照。在改革的前一年,一个劳动日只有1角2分钱。在当时,一斤大米虽然便宜,也得1角8分钱。干一天活得到的报酬卖不到一斤大米。小岗村人的生活是以大米为主的,可见小岗村人当时的生活窘迫程度。改革头一年,不但交足了公购粮,而且小岗村人的粮食吃不完了。小岗村改革的成功,全国农村基本上实行了小岗村改革模式,很快他们都大变样。在当时,虽然与小岗村改革以前一样的村庄不多,但是,只是稍微比小岗村好一点而已。一般农村劳动一天的收入在1角到两角上下,生活也是难得温饱,非常窘迫的。实行了小岗村改革模式之后,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全国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由于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民收入大大增加,生活彻底变了样。少数在改革前比较好的村庄,如华西村,大寨,也变化非常大。特别是华西村,素有“南大寨”之称。因为过去只能偷偷摸摸地干,发展非常,,因为小岗村的改革放开了手脚。可以大干过去错误认为的资本主义,再加上小岗村改革使他们能够社会化组合,提高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成为“天下第一村”。全国农村无不是因为小岗村改革得到了发展的最好机会,发展起来了,小岗村改革使农村全部得到了益处。

华西村在改革前就在暗地里顶着干,但是终究因为是在暗地里顶着干而展不开手脚,发展速度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虽然比其它的农村好,但是,距离它自己能够发展的速度相差很远。小岗村的改革改变了旧的经济机制,使华西村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发展,不再跟在他人的后面大呼隆地干,走自己的路,所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富裕是非常富裕的了,但是,因为他利用了自己独有的条件,这是其它农村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能移植到其它村庄。比如,吴仁宝特有的发展经济的灵活头脑,所以有一个村庄就是得到华西村的经济援助也不行。后来,华西村把它合并到华西村才发展起来。所以,华西村的经验是不能移植的经验,只有在吴仁宝的领导下才行。所以,华西村要想使全国农村得到益处,成为华西村,只有合并到华西村才行。但是,就是华西村“全身都是丁”,比起全国农村的数量来,也没有几个。所以要想使全国农村都得到华西村的益处,是远远不行的。因为华西村靠的是自己特有的条件,而不是改革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所以,小岗村改革虽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第一,但是,农村普遍推行小岗村模式,效果非常大。而华西村不行。
这就是小岗村、华西村发展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之中,对我们是启示是:

1、改革是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高速度发展。不管是华西村还是南街村,都是如此。华西村在改革前是比一般的农村发展的,但是,从华西村改革前的发展速度和改革后的发展速度比较来看,华西村的在改革前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速度,而且比较起来其速度应该是相当底的。不管华西村如何自己认为(或者许多人也认为),华西村是一个坚持了集体化道路(应该如实地说是大呼隆集体化)的典型,但是,如果细细考察起来,华西村已经不是那样的大呼隆集体化道路,而是改革以后的责任制或者是大包干的集体化道路。在华西村,虽然福利比较高,但是,福利制度不是共产主义的分界线,恰恰它只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个过渡点,共产主义的标志不是福利制度,而是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福利制度就是共产主义的标志的话,那么,就应该说,西方国家早已是共产主义了。华西村也没有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只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为新的社会的出现创造的过渡形式。因此,华西村只能是和全国一样,还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在有的方面因为发展程度因有些差异而已。比如福利制度,因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甚至没有,仅仅是如此区别而已,别无其它。南街村也是如此。因为改革,华西村和全国一样,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了起来,使大呼隆的生产劳动制度变成了责任制的生产劳动制度,更加好的执行了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才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因为华西村多少保留了一些大呼隆集体化的制度的成分(其实是把福利制度应用于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了大呼隆的集体生产劳动形式,只是讲出勤,不讲效率),所以,在它有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时没有实现现代化。所以,它远远没有能够达到能够帮助周边村庄发展的应该有的能力。南街村只是更加多的实行了大呼隆的集体劳动生产的形式而已。但是,因为改革为它的发展创造了诸多的条件,所以,它趁改革的东风,发展起来了。所以,它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它恢复了大呼隆形式的集体化,而是改革的力量。恰恰正因为它在许多地方逆改革而动,所以,它的发展缺少强劲的势头,没有几年,就出现了挫折。现在,他们或者开始认识到了,在工商业生产方面实现了股份制。这些都证明,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如果不相信改革,似是而非,甚至拒绝,发展只能够是一时地,不能持久的。只有不断改革,反左防左,才是发展之路。

2、不管是大呼隆集体化或者是责任制集体化,都一样能够使全体村民共同致富,虽然大呼隆集体化致富的机会是比较少的。但是,必须有一个主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有一个大公无私的甘愿奉献的带头人。但是,只是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但甘愿奉献(没有这一点,他是不能用自己的能力带领共同致富的),而且,他必须有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能力。如果没有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一定不行的,甚至只知道苦干而是盲干的带头人不但不能发展,反而使经济倒退。所以,社会化和各尽所能才非常重要。近来,有一些人在鼓吹恢复到大呼隆集体化,说只有那样才是共同致富之路。这之中不乏一些村委带头人。他们要求中央重新走大呼隆集体化之路,说那样才是发展的根本。可是,他们或者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愿意知道与考虑,他有能力带领群众吗?如果他有能力,他自己已经发展起来了,那么,谁阻止群众跟他一起发展呢?如果他现在只有一腔热情,而他自己也没有发展得像个样子,那个群众又能够相信他能够带领他们致富呢?不要太相信自己,相信群众吧,还是干一些实事让群众看到,你没有准备欺骗他们,相信你是一个好手,群众自然会跟你一起发展的。如果群众不相信你,还是希望你不要强迫他们承认你是他们的救世主,让他们各尽所能,或者让他们跟他们认为能够使他们得到好处的人自由合作,一定比强迫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9
  各村发展概述: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大邱庄属天津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30公里。大邱庄镇经济从改革开放创办工业以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7年-1993年,大邱庄工业从无到有,形成拥有50家企业的四大集团公司。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2001年,实施了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先后对住房制度、交通工具、物业管理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工业立镇、引资兴镇、民营强镇,通过强强联合、资源整合等措施,全镇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耕地4.29亩。其中承包耕地面积1070亩。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小岗村制定了振兴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确保该村从2003年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400元以上。第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第二步:以“纪念馆”带动旅游业。 第三步:着力办好工业园,实现小岗村跨越发展。

  建设新农村的借鉴意义:
  1、创新农民组织。要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农民 表达能力,就必须建立健全能反映农民利益的独立组织,为农民利益表达提供载体。当前的村民委员会必须强化其自治功能,弱化其行政组织功能。更重要的是进行组织创新,对于农民来说,最为本质的组织形式是农协。
  2、增强农民的利益表达能力。当前农民利益表达难、组织程度低,其主观原因是农民本身的特质和缺陷:农民受教育机会有限,素质低下;政治意识淡薄,容易异化,难以组织化。这使得农民缺乏利益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不能形成对政府和政策安排的影响力。现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有效性。
  3、加强以农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4、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及法律援助体系。在利益意识和表达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农民将会选择各种方式来表达。由于我国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农民利用非制度化的渠道进行利益表达的现象日益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此,在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益表达的同时,要注意法律引导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