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成长的连续性的概念

如题所述


这是群里一位朋友的留言,描述关于职业变迁的一些感慨,其中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另作交流,今天,只单单就“一个人在模糊状态下的成长是最快的”这一观点写一点不同看法。模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清楚、不分明、不确定。如果只是生理感官上的模糊,例如视力模糊,就会看不清路,容易碰壁;听觉模糊则不辨五音;嗅觉模糊则不识五味。由此可见,感官上的模糊,其本质是功能性失调,会造成分辨上的障碍和应对上的不灵敏,但这种局部的功能失调只会造成局部性的认知障碍,并不会影响整个身体机能的健康成长。所以,感官上的模糊和与之对应的生理成长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果是心理心智上的模糊,就很有破坏性了,因为把任何事做好做对的前提都只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而正确判断的前提是看得清楚,想得明白,正确的思考与正确的判断之间一定有个合理的分析过程。如果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分析不了,脑袋里就会一片混沌,无法建立起理性的思维秩序,继而也就无法有效指导自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有三种选择:
1、犹豫不决,迟迟无法下决定,要么错失良机,要么一直浪费着时间,毫无建树。
2、在侥幸心理下盲目选择,把骰子交给老天爷,而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握。
3、在思想上成为别人的附庸,人云亦云。自己不清楚,拿不了主意,就跟着别人走。
犹豫、盲目和附从都是被动的,迷蒙的心理状态,被动,表现在对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反应不及、无所适从上;迷蒙,表现在即时的思维状态上。这样的状态体现的是人在与外界的互动中面对外界冲击时的滞后,其本质是心智能力的缺失,这种缺失本身不是成长,只会造成判断上的障碍,那么,代表能力缺失的心智模糊和与之对应的心理成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万事万物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稳定,能造成稳定的只有平衡,守衡贯穿天地,所以阴阳协调、凹凸相就,是物之原,也是事之理。缺失,就相当于凹下去的那一块,有缺失,就一定会有相应的需求。而环境的冲击可以引发一个人对自我重新进行审视,知不足而后进,为了适应外界新的要求,人在挣扎思变的进取心下会产生求知欲,求知,引领成长。
分析到这里,一条有因果关联的发展路线很清晰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心智模糊→缺乏判断力→不能适应环境要求→在环境冲击下产生反作用力:引发进取心、求知欲→在求知与实践中成长。
可见,心智模糊在人对环境的反作用力(即主观能动性)的链接下才与心理成长有连续性的因果关系,一旦这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了,整个链条就断裂了。和成长有必然关系和直接关系的并不是模糊,而是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下产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而一味的模糊,实际上是拒绝成长。所以“一个人在模糊状态下的成长是最快的”这种说法是有误的。
所谓成长,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所谓成熟,是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从这两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成长的本质就是在通向成熟的过程中做的加法:使原本不完善的东西完善。这个定义的重点词有两个,一个是过程,另一个是加法。也就是说,成长,它首先是一个过程,有时间上的递延性;其次,它是一种积累,有价值上的正向性和空间上的扩展性。时间、价值、空间,三种属性共同筑就了成长的内涵。
答案,就是前面说的心智。人的成长与成熟,表象的、外显的特征是生理上的,但根本的、内在的特质是心理上的,只有心智的成熟,才带给人们不再模糊的能力,也就是正确、迅速、灵活理解并解决外界事物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