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诗歌鉴赏质量分析怎么写

如题所述

行香子 上海道中
(清)袁通
算定归程,嫩约①分明。挂轻帆、江渡春申②。怪伊双桨,偏泥③人行。要等潮来,等潮去,等潮平。 酒也庸斟,梦也懒寻。照相思、一点秋灯。拥衾深坐,谁伴深更?有雨潇潇,风瑟瑟,雁声声。
注:①嫩约:不坚牢的信约。②春申:黄浦江在上海市内部分的别称。③泥:阻滞。
14.作品中的“上海道中”是 。(1分)
15.下列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算定”句说因急于还家而计算归程。表达了急于归家的心情。
B.“挂轻帆”中的“轻”字,既写船的轻快也写作者的轻松心情。
C.“怪伊双桨,偏泥人行”用拟人手法,更表现急切归家的心理。
D.“要等潮来”等三个三字句的叠用,透露出了无可奈何的心绪。
16.结合作品,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阕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

14. 作品中的“上海道中”是 。(1分)
【参考答案】词题、题目、标题。
【测量目标】本题侧重考查诗词的文学常识。
【典型错误】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目要求,认为要写出“上海道中”在文中的意思,就回答了“春申”“春申江”“黄浦江上”“回上海途中”等,而实际上“上海道中”这四个字只有在作品的题目中出现了,而在正文中是没有的,所以正确答案是非常明显的。另有部分学生回答了“词名”,显然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好词的文学常识,其实没有“词名”一说,要么是“词牌”“词牌名”,但这里回答“词牌”“词牌名”也不正确。
【复习对策】多结合相关诗词复习诗词的文学常识。

16. 结合作品,选取一个角度,对下阕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
附划线句:“拥衾深坐,谁伴更夜?有雨潇潇,风瑟瑟,雁声声”
【参考答案】
答案一:结尾画线句,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手法1分)。寒冷寂寥的夜晚,作者因为思乡而夜不能寐,这时陪伴他的只有潇潇秋雨声,瑟瑟寒风声,归雁的啼叫声(景1分)。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他旅途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情感2分)。(下同)
答案二:结尾画线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他实写寒冷寂寥的夜晚,作者因为思乡而夜不能寐,拥衾独坐;虚写潇潇秋雨声,瑟瑟寒风声,归雁的啼叫声。作者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景物描写,充分表现了他旅途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答案三:结尾画线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他首先问寒冷寂寥的夜晚,作者因为思乡而夜不能寐,谁来陪伴?然后回答:陪伴的只有潇潇秋雨声,瑟瑟寒风声,归雁的啼叫声。作者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充分地表现了他旅途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测量目标】本题全面考查学生在诗歌艺术手法上的把握和赏析的能力。
【典型错误】
1、部分学生断章取义,赏析角度没有针对整个划线句,只是针对划线的部分内容作回答,
如回答了只是针对后半句的“借景抒情”和“叠词”,显然是不全面的。
2、部分学生不理解“设问”和“反问”的区别,所以回答了“反问”。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什么是角度,所以答案中根本没有写某一个角度,只是对划
线句进行笼统的分析。
4、部分学生答案没有语言次序,颠三倒四,没有按照一般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流程来答题。
【复习对策】
1、复习诗歌鉴赏的相关概念,首先要背出诗歌鉴赏有哪些手法。
2、根据诗歌作品来加强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的训练复习,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要掌握诗歌鉴赏答题的一般流程,如手法+例句+渲染氛围+表现了人或景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