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规定的七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 国庆节。

1.元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2.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3.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

4.劳动节

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

5.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习俗。

6.中秋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国庆节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扩展资料

根据全总发布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就工会经费用于职工的各项开支做了全面、细致具体的规定。工会经费可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包括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和会员生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支出等。

对于可以发放福利的节日,全国总工会也给予了明确说明。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和经自治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节日。

参考资料:人民网-全国总工会就员工福利出新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1、元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2、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3、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

4、劳动节。

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调整2019年劳动节假期安排,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

5、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习俗。

6、中秋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国庆节。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27
七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1,春 节时间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的新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自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古人常在此时举行朝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气候,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新春佳节。2,元宵节时间是中国农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元宵节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3,清明节时间是公历4月5日前后,中国特有的农历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历史。起初,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4,端午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中国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今仍是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也称端五、。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龙日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5,七 夕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有“中国情人节”之称。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或“女儿节”。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每到七夕――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6,中秋节时间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从开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类的节令食品。直到今天,中秋节仍流行赏月、吃月饼。7,重阳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中国老人的节日。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登高节”,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第3个回答  2016-04-05
应该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一共为七个: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 中秋节、 国庆节。
节假日并非全国总工会规定,只不过是全国总工会规定了法定节假日可发少量慰问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4-01
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劳动节和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