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这是什么虫子?

如题所述

蠼螋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夹板子、夹板虫,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

蠼螋,为不完全变态类的昆虫,英文名earwigs,因此有人深信它们会爬入人耳中,但事实上不常发生。体长约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伸缩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钳,雌虫尾钳平直,雄虫弯曲,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杂食。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表面清理干净,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顾幼虫至离巢蠼螋与人类关系不很密切,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间活动,白天常隐藏在土壤、石块、枯枝、垃圾下。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尾铗是防御的有力武器,受惊吓时,常反举腹部,张开双铗,以示威吓状,而遇劲敌则往往装死不动。雌虫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雌蠼螋会护卵如母鸡,有时还会捕捉小虫餵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在昆虫世界里算得是是爱心妈妈!蠼螋多为杂食或肉食种类,多半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性喜潮湿阴暗,许多种类习惯夜行,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蠼螋属于革翅目的昆虫,体长4-35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有翅或无翅。有翅则前翅特化为极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呈圆形,休息时纵横折叠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须呈铗状。无产卵器。(仿于延芬图)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近2000种,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我国目前已记载211种。革翅目成员,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种,台湾目前已知有42种,常见种类体长约10至25公厘,但无国人从事相关分类研究。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翅短截革翅目,后翅如扇脉似骨;尾须坚硬呈铗状,蠼螋护卵似鸡孵。

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蠼螋,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铗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铗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卫生间要保持干净就可以了,可以买瓶气雾杀虫剂,见到的时候喷杀就行了!

不过建议你做好室内卫生,只要室内卫生保持的好,这种虫子是不会在你家里安家的

传说:

将产卵的雌蠼螋,会通过它的螯,把自己附着在人体上。在午夜时分,当人睡着的时候,蠼螋就会爬进人的耳朵里,一直钻入人的大脑。接着蠼螋会小心的切断人的颅神经,让可怜的宿主无法察觉。它会产下上千枚卵,4天后,这些幼虫会孵化出来,以柔软的脑组织为食,此时宿主已经完全疯狂,最终极为恐怖的死去。

以上的传说仅仅是个传说,不具备科学依据。

天津人叫它火夹子,冀东人叫它夹子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这是真菌甲虫(姬薪虫,学名灰泥甲虫)可以将霉菌从一件物品传播到另一个潮湿的仓库里。灰泥甲虫与真菌甲虫都会污染食物。

灰泥甲虫,学名:Plaster Beetles,在适宜的条件下,从卵到成虫过程仅需1-3个月,在室内则需时间较长,仅生存于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中,以霉菌为食,因而不会破坏人类财产。可能污染食品,会给潮湿的石膏造成较小的破坏,特别是新建的房屋中。也见于磨坊,仓库等有潮湿性食品的场所。

追问 : 我住的就是新装修的房子,突然好多这个我要怎么处理掉?

追答 : 这种虫子是吃霉菌的,一般只生活在潮湿发霉的地方,你检查一下新装的房子哪里比较潮湿,晒点干石灰,虫子太多可以使用百虫消或敌敌畏这些杀虫剂来清杀一批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表面清理干净,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顾幼虫至离巢蠼螋与人类关系不很密切,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间活动,白天常隐藏在土壤、石块、枯枝、垃圾下。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尾铗是防御的有力武器,受惊吓时,常反举腹部,张开双铗,以示威吓状,而遇劲敌则往往装死不动。雌虫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雌蠼螋会护卵如母鸡,有时还会捕捉小虫餵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在昆虫世界里算得是是爱心妈妈!蠼螋多为杂食或肉食种类,多半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性喜潮湿阴暗,许多种类习惯夜行,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蠼螋属于革翅目的昆虫,体长4-35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有翅或无翅。有翅则前翅特化为极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呈圆形,休息时纵横折叠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须呈铗状。无产卵器。(仿于延芬图)

[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近2000种,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我国目前已记载211种。革翅目成员,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种,台湾目前已知有42种,常见种类体长约10至25公厘,但无国人从事相关分类研究。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翅短截革翅目,后翅如扇脉似骨;尾须坚硬呈铗状,蠼螋护卵似鸡孵。

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蠼螋,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铗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铗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卫生间要保持干净就可以了,可以买瓶气雾杀虫剂,见到的时候喷杀就行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8

这种虫子叫蓟马

第4个回答  2020-11-24
民间的谚语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说明飞
蛾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
确实如此,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飞蛾是一类极
为常见的昆虫,喜欢围着灯光、火焰飞来飞去,
哪怕撞到灯上或者翅膀碰到火焰,也全然不顾,
一通乱飞。晚上看书时,家里的飞蛾也会在台灯
附近转悠,真是烦死人了。
最可气的是,当我们不小心碰到飞蛾的时候,它
们翅膀上的鳞粉(非常细小的鳞片)还会沾得满
手都是,让人感到浑身不自在。
不过,幸好多数飞蛾都没有毒,它们翅膀上面的
粉末对皮肤也没什么伤害,所以碰到飞蛾之后,
注意洗手,保持手部干净即可。但有的过敏体质
的人会对蛾子的鳞粉过敏,如果接触蛾子之后产
生了过敏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
虽然飞蛾对我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它在
家里飞来飞去,感觉家里再也不温馨美好了,那
么,该如何消除它呢?
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不让飞蛾进入家里,我们
需要关好门窗,注意纱窗缝隙,防止飞蛾入户。
蚊香除了驱赶蚊子之外,对于飞蛾也有作用。最
好是发烟蚊香,烟熏味对于飞蛾来说难以忍受,
驱赶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