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边际替代率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等产量曲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同样数量的产品可以由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去生产.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互补品: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一般而言,某种商品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将会因为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
拓展资料
按照投入要素之间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可以把等产量曲线划分为三种类型。
1、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
例如,在发电生产中,如果发电厂的锅炉燃料既可全部用煤气又可全部用石油(当然也可以部分用煤气、部分用石油),我们就称这两种投入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在这里,煤气替代石油的比例,即替代率,为1∶1,是个常数。
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
如生产自行车,在投入要素车架和车轮之间是完全不能替代的。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完全不能替代的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如车架与车轮之间的比例为1∶2。
另外,这种等产量曲线有一种变型。即如果企业可以同时用几种生产方法生产同种产品,尽管每种生产方法的投入要素比例都是固定的(即投入要素之间不能替代),但企业通过生产方法之间的不同组合,仍可以改变整个企业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这种变型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折线。
有两个车间都可以生产某种产品,A车间机械化水平高,用较多的资金与较少的劳力相组合。B车间机械化水平低,用较少的资金与较多的劳力相组合。每个车间内部投入要素的比例是固定的,但企业可以为每个车间分配不同的任务来调整整个企业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
3、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
例如,在生产中,设备能够代替劳力,但设备不可能替代所有的劳力,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的曲线。所以会出现这种形状是因为对不能完全替代的投入要素来说,它们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一般随着投入要素的量的增加而递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