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方言打冷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指潮州菜。

“打冷”源自潮汕的方言,50年代在香港卖夜宵、卤味的潮汕人多肩挑扁担、箩筐,沿街叫卖。同乡人见到要买。就用潮汕话招呼一声“担篮啊”(担篮子的,音近粤语发音的“打冷”)。操粤语方言的人不解其意,也依样画葫芦,发谐音招呼叫卖的小贩。后外延为“吃潮州菜”。

所谓“打冷”本意是打人,其实是错误的。潮汕话称“打”为“啪”,根本不会说“打”。港人对潮汕话的了解较少,所以产生这样的误会和种种传说。

详细介绍

又称潮州打冷,指潮州大排档经营的大众化冷盘熟食。这些食物不同于潮州筵席常见的燕翅鲍参肚等高档菜肴,多数是潮州风味乡土菜式,通常由如下几类组成:

一是卤水类,如卤鹅、卤猪脚、卤豆干等。

二是鱼饭类,常见的有巴浪鱼、大眼鸡和红鹦哥鱼等,按照潮汕的食俗,薄壳米、红肉米和冻红蟹、冻小龙虾等贝壳虾蟹均属此类。

三是腌制品,常见的有腌膏蟹、腌虾姑、咸血蚶和菜脯、咸菜等。

四是熟食类,如猪肠咸菜、猪尾炖豆仁、春菜煲等。

这些菜式全部都以明档方式摆放出来,或大锅慢火煮着,客人站在摊前,无需询问菜名,看见喜欢的用手一指,旁边点菜的人便会记录下来,有时刚坐到位子上,所要的菜肴已然送到餐桌。潮州打冷,就是这样一种潮式快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打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