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经历的人生道路也不同,于是学佛的目的也不一样。
有人生活不如意,经常处在痛苦中,想通过学佛给自己减轻痛苦,有的人学佛为家庭平安、还有的求升官发财,还有一种学佛人想通过学佛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求生西方、永出轮回。
学佛的目的就是作佛。
自度度他。
那么,不作佛行不行呢?佛说三界火宅,我们不成佛,就要在六道中轮回。
不作佛,我们就会有烦恼、有忧虑、有生老病死、有八苦,身心都不得自在。
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自身,归根到底就是在生活中没有学会放下,使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
人往往拥有的越多,烦恼就越多。
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我们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结果自然没有人能做得到。
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欲壑难填。”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着对金钱、美女、权利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它犹如滔滔江水,在人们内心深处澎湃,因小失大的事情,使自己遗憾终身。
看破放下的故事---从乞丐到富豪
从前有一个叫化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
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米。
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打算弄个明白。
一天夜里,他悄悄的躲在一个角落看着他的粮食。
结果,他看见一只大老鼠来偷吃他的粮食。
于是他很气愤,就对老鼠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突然,老鼠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乞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
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化子下了决心,要去西天向佛祖问个明白,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此命运?
叫化子第二天就出发了。
他一路乞讨,走了好多路。
有一天,他好不容易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便上前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
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叫化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叫化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说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
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坐下。给他拿了好多干粮和一些银子。
叫化子问这是为什么?员外说明缘由,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拜托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
员外曾经发过誓说谁能让他的女儿说话,她就把他的女儿嫁给谁。
叫化子听了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去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叫化子答应了。
乞丐又走了许多山路。
走到一座山上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
看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的样子,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并且叫他休息一会,遂问他要到哪里去。
叫化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叫化子的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修成正果了,为什么还不能成就?于是叫化子也就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
叫化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
叫化子着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化子哭了起来说,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突然,江里一个大老龟浮出水面。
老龟说人话了,问叫化子在这里哭什么?叫化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老龟对他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
叫化子很高兴的答应了。
叫化子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可是怎么也见不到佛祖。
叫化子纳闷了,心里想到,佛祖到底在哪里?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
叫化子很伤心,于是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突然佛祖出现了,叫化子很高兴,佛祖问叫化子,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来问吧?叫化子说,是的,我要问几个问题,希望佛祖能够给我说个明白。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人问三个以上的问题。
叫化子答应了,心里想到,我问哪几个问题?叫化子觉得自己的问题不太重要了,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了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问问。
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也很辛苦,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
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的出去?他的问题也应该问问。
于是叫化子毫不犹豫的问了第一个问题。
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才变不成龙的,它的龟壳里有二十四颗夜明珠在里面。
如果它把龟壳去了,就可以化成龙了。
第二个问题佛祖回答,老和尚整天都拿着他的宝贝锡杖,心里整天记挂着,他的锡杖是个宝物,用它在地上一扎,地上就会有清泉出现,如果老和尚舍得扔掉那个锡杖,他就可以修成正果往生净土。
叫化子很高兴,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回答,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突然佛祖不见了。 叫化子觉得自己的事也没有什么,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就赶紧往回赶路。
叫化子来到那个江边,老龟已经算到叫化子该回来了,就急着问佛祖是怎么说的?叫化子说,你先把我渡过江去我给你说。
老龟把叫化子渡了过去,叫化子说了缘由,老龟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化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就把它送给你了。
于是老龟马上就变成龙飞走了。
叫化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
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佛祖怎么回答的?叫化子说了缘由,老和尚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就把那个宝贝锡杖送给了叫化子。
老和尚马上就坐上莲花往生了。
叫化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大姑娘大声喊道:那个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
员外也跑了出来,他很吃惊他的女儿怎么突然会说话了。
叫化子说了佛祖的话,员外非常高兴就把女儿嫁给叫化子了。
所以一定要看破放下,命中有的自回来,不必去强求。
真正关爱自己,想救渡自己出离苦海,就一定要学佛,学佛就要学作佛,就要了生死、断烦恼,达到永脱轮回之苦。
我们要学佛,就要明白“修行”几个字的含义。
学佛就在生活与工作中学,修正我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 ,把佛法当作镜子照自己,千万不能照别人!
自己度自己!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改,改正了错误就是“修行”。
学佛有三个字,缺一不可。就是‘闻、思、修’。闻是听闻,‘佛法难闻,今已闻。’能够听闻佛法,甚为不易。但是闻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也是枉然。
现在三藏十二部到处都有,可是经藏不会开口宣说。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
所以必得深入思惟与研究。再说净土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若要通达,必须得深入经藏才能明白。由此可知,净土光研究还不行,必须实修。
不能实行,就是废话。要知多闻不如多思,多思不如多行,三者缺一不可。
你学佛多年,还是执着名闻利养,还是执着自私自利,还是随顺烦恼,还是造作恶业,每天还是忧愁,还是苦闷,身、口、意得不到清净,这说明了什么?你学佛的功夫不得力,简直没有入门,连佛的门路都没有摸到!
有一位高僧说过,今日的佛教,不是没有人相信,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而是真正修持的人太少,真正有证悟的人太少。尽管有很多人将佛法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但不付诸实行,不能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佛法说得再多、再好,于事无补。
说一丈不如做一寸,好比一个人有很多钱,假如把它锁在箱子里不去使用,那么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如同废纸一堆。钱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出金钱的价值和作用。
为什么有的人学佛多年,烦恼依旧;求法无量、痛苦如昨?毛病出在结合上。
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二字,真正的含义是有二层意思,“学”是一层,“习”又是一层。习是指练习、实习、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完整的学习。
实践证明,我们的学佛,一分结合就有一分收获;一分结合就有一分进步。
如果学习佛法不能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不能和自己的思想与言行相结合,那么,势必佛知还是佛知,我见还是我见,学等于白学。
例如:佛教导我们要布施,而我们仍然自私、贪而不舍。这种“学管学,听管听、做管做”的学佛,怎么会有进步呢?学佛离开了结合,只能是“画饼充饥”、“观梅止渴”自欺欺人。
要知道,时间快如火箭,转眼人就白了头,一旦无常到来,“顷刻一声锣鼓尽,不知何处是家乡”,黄泉路上昏昏暗暗,随业轮回,无有尽期。
为什么现在我们修得这么难?有时候精进,有时候懈怠,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呢?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出离心,看不破这个、放不下那个、还在留恋这个花花世界。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
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能走路,所谓走路的理想不过是空想而已,懂得一点道理也不过是说食数宝。
还有一种人有腿没有眼睛。尽管他的腿很健康,一天能走很多路,由于他没有眼睛,不过是盲闯而已,毫无方向地在那里走。也许走来走去,仍在原地方,根本没有挪窝。这种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因为他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只说不修,就等于到佛门中白走一遭,一无所得,那是很可惜的。好比一个人到了宝所,却不识宝,空手而归,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却说这三界还是挺好玩的!出离心发不起来,修行也就自然谈不上。
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生的痛苦,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认识到生死烦恼时时刻刻在逼恼着我们,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发起出离心,你才肯真正地用功修行。
诸位!修行是修什么?这个不好修,那个不好修,修一辈子只有徒增烦恼。
有人说:“我业障很重。”
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由此可知,学佛人他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学佛到底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绝对不是我念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部论,我也会写、我也会讲,那没有用处的,那些世间人都会!
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去研究,他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
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
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
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
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
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
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断,等于是跟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一定要求得到真实的功德效果。
我们修法的目的只是为了脱生死或渡众生,若不想了生死或渡众生则何用修法?要了生死或渡生,修行者最重要的在于能“自觉”,觉他 ,若不自觉、觉他,别人劝你了生死或渡众生,那效果很有限,相信各位有此种经验。修行者一定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佛?我们要一门深入、专修、专念一句佛号求生净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佛说:学佛的目的,其实就是简单六字,你明白吗?

第2个回答  2018-10-27

学佛:

学佛人修行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远期目标,另一种是近期目标。那么,修行的远期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成佛。近期目标又是什么?是为了我们在人间能够消业障、增福慧,近期目标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这个人生,马上消掉身上的业障,然后要增加自己的福德和智慧。

一个人学佛怎么样才不会走偏呢?首先要学得自在,就是自己学佛后能够觉得很开心、自在,自由的人才会自在,所以叫自由自在。因为你不自在了,所以你不自由了,你的心就会被某一样东西卡住。要记住,有很多人越修越不自在,修到后来脚不知道怎么放,话不知道怎么讲,觉得自己左被别人看,右被别人说。当一个人修到不自在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怪怪的念头出来,什么念头呢?“我为什么要修啊?我这是为谁修啊?我修心为什么到现在还烦恼?”实际上,这就叫横生枝节想不通。

修行的人修到后来想不通,横生枝节,如果今天想不通这个事情,明天想不通那个事情,你的思维就会出现障碍,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想法。反之,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想法的人,一定修得正,因为他觉得这个无所谓,那个无所谓,他在修,我也在修,没有关系的,我修得不好,他会原谅我,他修得不好,我会原谅他,这个无所谓的,本身就是在修行,好了,这样你就会越修越自在。

如果你经常这样想不通,你的思维就会受到阻碍,你慢慢地就会有障碍。什么叫障碍呢?障碍比阻碍要大很多,比方说,孩子的思维有阻碍,最多是一点点想不通而已,如果这个孩子是智障思维障碍,就算残疾了吧?等到你的思维有障碍之后,你最后就会魔思不断,就是乱七八糟的思想都出来了。魔是什么?就是想不通,魔是黑暗的,而佛是光明的,所以,暗中一直想不通,心里一直难过,又不肯讲出来,就叫魔思不断,这样就会扰乱你们正常的修心环境,一定会让你们的心里不舒服。

当你觉得自己修不好,自己怎么越修越烦恼的时候,实际上,你的修心环境已经被扰乱了。你到观音堂来,不想看见这个人,也不想看见那个人,你觉得这个人是假的,那个人也是假的,好了,你心中的环境就被扰乱了,接下来你的心中就会有很多的魔障出现。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看人像菩萨,心中有佛,看人像魔,心中有魔,所以,看谁都看着顺眼的人,那是菩萨,看谁都看不顺眼的人,那就是心中有魔。学佛人不要看别人不顺眼,一定要咬牙好好地学佛。

学佛人要戒掉三毒。三毒是什么?就是贪、瞋、痴。这三毒很厉害,贪心害死人,恨心害死人,愚痴心害死人。很多人因为想不通,然后做了一件愚痴的事情,最后一辈子被关进监狱里。很多人就是看着别人有钱,他自己心里难过,为什么自己没钱?好了,他就去贩毒,抓起来就被枪毙了,一生就结束了,所以人要懂得一定要去掉贪、瞋、痴三毒。

要学会戒定慧,这叫三学。学戒律看上去比较难,实际上并不是最难的,学慧是最难的。能够严守戒律的人,戒得了自己不发脾气,不去恨人家,不去看不起别人,这个人慢慢地就会有定力,如果你定不下来,就是因为你还没有戒好。你就没有智慧生出来,就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守戒,而且你的瞋念会很多。一个能够定下来的人,再怎么样被别人讲,他照样笑嘻嘻;再怎么样被别人骂,他也是善待,没有压力。有什么压力啊?天塌下来啦?经常想一想,人生如梦,就是这点时间,为什么还要被这些人间的五欲六尘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学戒,首先要懂得身口意不违背本性,嘴巴不骂人,身体上没有不好的行为,脑子里没有对别人不好的意念。学定,要不离自性本性。什么叫自性本性?就是不管碰到什么事情,你只要用你的良心、本性定下来看一看、说一说,那你一定就会得到本性的安定。一个人怎么样能够得到本性的安定呢?首先要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当你恨这个人的时候,当你想不通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他这么痛苦,如果是我呢?我会不会这么痛苦呢?也会。”“他这么难过、烦恼,如果是我呢?我也会这么烦。”这个就是不违背你的本性去理解别人,因为你把什么事情都想明白了,你用自己的本性来处理所有人间的事情,你的本性就会定下来。学佛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用良心本性来做自己的护卫。

随顺得慧,这点很重要。什么叫随顺得慧?因为你什么事情都顺着别人,什么事情都不跟别人拧着干,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你的智慧就来了,你就不会跟别人去闹,不会跟别人去吵。你看打官司、闹离婚,跟家里搞来搞去就是不顺了,他顺不了别人,所以他没有智慧,才会把家搞得一团糟,所以他才愚痴。一个人越是愚痴,就越是恨,恨了之后,就会更加愚痴。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把很多事情放开,你就会想得明白,把别人都当傻瓜的人,自己一定是最傻的。所以,一个人要随顺得慧,随顺就是什么事情都要随缘,顺着这个事情的发展去做,那么你一定会有智慧。

比方说,你们的老板喜欢这么做,你就跟着他这么做,接下来你就有智慧了。为什么?跟老板拧着干的人都被老板赶出去了,你却留了下来,老板知道你理解他,老板就用你,你各方面都好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很多事情要随顺得慧。

世间的法律再多,也约束不了想不犯法的人。佛法戒律再多,也约束不了一心想学佛向善之人。佛法戒律多不多?多,怕学的人跑了,但是也约束不了真正想学佛的人。一个人有信心一定要学佛,再难也会学佛,这才叫道理。向善的人就不怕戒律,我今天学佛了,戒律再多我不怕,因为我想修心,我想学菩萨,学菩萨就要把人间的不好习气全部去掉,所以,再多的规矩、再多的戒律,我都不怕。比丘尼有300多条戒律,比丘有200多条戒律,师父现在对你们大概只有几十条戒律:坐要有坐相,笑声不要太响,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脑子不要乱想等,不就这点事情吗?叫你们要尊敬师长,叫你们一心学佛多念经,就这点戒律。要懂得,再多的戒律也约束不了我们一心向善的学佛之人。

----恭录:戒三毒 随顺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