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

如题所述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
2、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不交钱。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加社保,要在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来选择确定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不能低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也就是不能低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也不能高于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也就是不能高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因此,灵活就业人员有一个最低缴费。
个人意愿缴纳,所以费用方面自动选择档次缴纳,大概的范围就是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300%的区间进行选择。选择高交的就多,那最后享受的也多。
养老保险,缴纳20%,其中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20%进入社会统筹。
医疗保险,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在4%-8%左右,具体按照当地来选择就好
失业保险,这个基本规定都在1%左右,如果所在地区可以缴纳失业的话,就具体咨询当地社保局。
对于在职员工而言,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20%,员工个人承担8%。灵活就业人员也是购买的同种类型的养老保险,但缴费比例和在职员工缴费比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为20%,全部由个人承担,其中12%进人统筹账户中,8%进入个人账户中。累计缴费15年,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100%为基数计算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的计算与职工一样,要根据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个人帐户余额、办理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