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

如题所述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 ,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 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 happiness 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