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是一种病,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早恋?

如题所述

早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这个词在大多数人的嘴中是一个略偏负性的词语。多数家长、学校是明令禁止孩子有这一行为的,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今天我们不讨论它正确与否,我们只是看看从心理学角度该如何理解“早恋”,以及青春期的恋爱。

01

青春期恋爱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开始恋爱,在我们国家是个问题,所以就有“早恋”一词,从这个词的构成来看,它的问题似乎应该是“早”,过早的开始了恋爱,所以这里面包含了价值判断;也或许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恋”也是问题,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女之大防是深入到骨髓里的一种文化信念,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情都需要遮掩一些,不能光明正大。

当然,现在持这种道德观念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一旦自己家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形,恐怕有些家长还是会在无意识中按这种道德标准来评价和要求。

事实上,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来看,到了青春期开始产生对异性的好感,爱情的萌动,这就像小婴儿“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一样,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应该出现的事情。

这其实无关道德和价值,这是一个自然现象。

在我们国家,因为全社会对中高考的过度关注,所以家长、学校和社会都会在有意无意中压缩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发展需要,从人的角度来说,除了学习,我们还有人际交往、爱好兴趣等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但是目前学习时头等大事”,其他方面的需求就只能暂时被压制下去。

但是,就像一颗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湿度,自然就会发芽、开花一样,当孩子长到了这个年纪,对另一个人产生情愫也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