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八种不能拍卖的文物

如题所述

国家八种不能拍卖的文物:
1、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
2、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流失文物;
3、依照法律应当移交文物行政部门的文物,包括国家各级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
4、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5、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附属构件;
6、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7、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
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可要求拍卖企业补充标的合法来源证明材料:
1、文物商店销售文物发票;
2、文物拍卖成交凭证及发票;
3、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发放的文物进出境证明;
4、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文件等。
倒卖文物处罚规定:
1、以牟利为目的,倒卖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文物保护的意义:
文物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效做法。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加强文物工作,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文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的进步,只有我们自身意识到了文物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文物的迫切性,我们才能深刻的意识到团结、奋斗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文物是受国家保护的,国家禁止其流通买卖致国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
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文物行政部门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发现重要文物的,应当立即上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十五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