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1、性质不同: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而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

2、危害不同: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及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电磁辐射就不一样了,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大。

3、特点不同: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但人工辐射已遍及各个领域,专门从事生产、使用及研究电离辐射工作的,称为放射工作人员。而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卧室尽量不要摆放电器:许多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休息,所以卧室尤其是床铺周围,不要摆放电器,尽量让任何电器用品都远离自己的床铺,否则就可能会造成睡眠质量不好。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

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的地方,对身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些电器像电风扇、空调、电暖器、空气清新器、音响等,是不应该放置在床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辐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离辐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4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都是一种辐射能量的形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物质的影响和能量传播的方式。

1. 形成:电离辐射是由高能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在物质中运动过程中失去能量而产生的辐射。电磁辐射则是由电磁场中震荡的电磁波引起的能量传播。

2. 物质作用: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移动和摧毁原子中的电子,从而引起物质的电离和激发。这种电离和激发过程会导致生物和化学反应中的损害,如DNA的损伤和细胞的变异。电磁辐射主要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传递能量,不直接引起物质的电离和激发。

3. 能量范围:电离辐射的能量通常较高,例如α粒子和β粒子具有较高的能量。而电磁辐射具有不同能量范围的波长,包括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4. 穿透能力:由于电离辐射能量较高,其穿透力较弱。例如,α粒子在空气中只能通过几厘米的距离。然而,电磁辐射的穿透能力取决于其波长,如可见光可以穿透空气和透明物体。

总的来说,电离辐射对生物和物质造成的伤害更大,能量更高且穿透能力较弱。而电磁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强,在较低能量下也可以无害地进行照射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