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如题所述

该《规划》分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规划实施8篇,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发展态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统筹、开展试点示范、健全监测评估31章。
启示: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建设部越来越好!人民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全国人民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顺应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综合来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现出六个新特点。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要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四是强调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的生态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战略层面上,要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上,要鼓励各个城市科学利用山、水、林、园的独特生态功能,创建山水相依、林园共秀的生态型城市。
五是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六是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地、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通过改革来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这六个新特点既是规划的创新之处,也是未来实施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