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怎样做才能不招子女嫌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文|凌小麦

俗话说:家有老,是个宝。

家里拥有明事理的老人,是儿女的福气。

小区里闲聊的老人们,互道着家长里短,随便听一耳朵,就是某家小辈和长辈的关系如何?

有的老人和子女相处得十分融洽,有的老人和子女关系恶劣,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待见。

现在的人,还是很尊老爱幼的。只要不是一些特别过分的老年人,对于年轻人而言还是比较敬重的。所以,家里有明事理的老人,家人之间也都是相处的融洽。

好关系的形成是相互的,有这样明事理的老人,家里的氛围其乐融融。

人到晚年,怎样做才能不招人嫌弃?需要做到以下3点,别不当回事。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其意思就在于拥有一身正气的好老人,其言传身教就能影响后人。而以身示教的一身正气靠的是自我约束。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自己不能尊重自己,自然就“为老不尊”令人唾弃。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耀乾坤,争做遵守 社会 公德的好老人。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自己尊重别人,才能被别人所尊重。而一味的倚老卖老就只会让人所讨厌,所嫌弃。所以人到晚年,要想不让别人所嫌弃,就不要倚老卖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守公德良序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作为老年人更应该率先垂范,起到榜样的作用。

有些父母习惯了“管教孩子”,即便孩子结婚之后,也喜欢到子女的家里指指点点,仗着自己年长,干预子女的生活。

久而久之,矛盾一触即发,家庭关系自然好不了。反之,明事理的父母,非常受子女们的喜欢。

人老了,想要不招人嫌弃,就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年轻人的事情,要知道自己的定位。也不要用自己的辈分,去给自己的子女带来麻烦。

人过五十,不如做一个红尘里安静地看客,无事多读书,闲来多运动,感受一下或者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老了,别总看别人的非,也要想想别人的难。要知道,你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尊重你自己。保持内心丰盈安宁,苦不言,喜不语,不要再去搬弄是非,传闲话,听信谣言。

人有口德,便是福。口德是一种善良 ,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一个有智慧的老人,是少说多做,管好自己的嘴。

做一个懂得沉默的人,把自己的心情收起来,喜怒不形于色,静静地做一个尘间看客。

有句话说:“不是老年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现实中有的老年人,确实非常的惹人厌。所以,我们就要以此为借鉴,不能成为招人嫌的老年人。人老了,怎样才能不讨人嫌?记住以下这三点。

人生苦短,要学会淡然,心中装着满满的爱,时刻感受生活中的真与美。对人坦诚,坚持底线,坚守信念,不弃美德,诚行天下

人到中年,走过了苦难,看尽了繁华,留在心中的,就该是淡然和随缘。因为心若静了,安之若素,从容不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内心丰盈,安静淡然。

前半生的经历,是在为后半生积福;前半生的付出,是在为后半生铺路。

余生路上,安静平和地与自己独处,在繁华喧闹的尘世间,寻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静心修身养性,洗涤心灵。

作者:凌小麦,一个喜欢文字的姑娘,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