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开展思路是什么?

如题所述

跆拳道是一项非常立体多元的体育活动,在跆拳道练习实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平衡能力以及其他素养等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和优化。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很多学校都关注到了跆拳道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纷纷开设了跆拳道课程,以此来整体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优化和突出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注重学生力量的训练。

跆拳道对于学生力量的要求比较高,若学生力量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当学生的力量速度达不到要求,那么无论学生是踢腿,还是劈叉,都无法达到跆拳道的标准。因此,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力量。学生的力量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跆拳道对于学生快速力量的要求特别高。教师应该着重训练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蛙跳、立定跳远等方式来训练学生下肢力量。同时,通过趣味性的仰卧起坐等方式来训练学生躯干肌肉群力量。当然,在跆拳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在训练实践中,可以采用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来进行训练。

二,注重学生速度的训练。

跆拳道对于学生出腿、下叉等技术动作的速率要求比较高,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着重优化学生的速度,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来着重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比如教师选择多名学生作为投球手,一名学生作为接球手,教师任意指定学生随时发布指令,投球手需要将篮球抛给中间的接球手。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训练投球手的反应能力,也能够锻炼接球手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击打速度、步伐移动速度的训练。为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训练方式,如在步伐移动速度训练中,教师可以借鉴“撕名牌”的方式。

三,全面发展的原则。

跆拳道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比较全面,所以,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训练的全面性。教师应该加强跆拳道课程的设计与优化,结合跆拳道的实战能力,结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诉求,紧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创新跆拳道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跆拳道训练模式,通过分割式跆拳道技战术的教学实践等等,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具备不同身体素养的学生,都能够在跆拳道的训练实践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9
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要充分的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的素质,运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
第2个回答  2022-04-19
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提高学生对于跆拳道的爱好程度,学生们逐渐喜欢上跆拳道,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去训练。
第3个回答  2022-04-19
跆拳道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一定的提升,能锻炼人的意志,能提高人的素养,而且还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