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名称的由来?

如题所述

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古代创造“元旦”一词,含义很美、奇巧精妙。《尚书》中所称的“月正元日”即为“数之始”,就是“元”。另外的“气之始,善之长”也叫“元”。据载,“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之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扩展资料:

民俗专家表示,“元旦”一词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上千年,而现行“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5年的到来,它只有“66岁”。

据史料记载,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并不一致,如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改为十月初一。到了汉武帝时期,重新使用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以后,除个别朝代外,其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参考资料:人民网-“元旦”之日溯“元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也就是说从五千年前的五帝之一"颛顼"就开始过元旦了,但此"元旦"非彼"元旦"。 "元",意即"开始",凡数之始称之为"元","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意即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所以"元旦"两个字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月初一"。


但每个朝代关于"正月"的规定还各有不同,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所以在古代,除夕和元旦是连着的,一个岁末,一个年初,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但到了1912年,时代变了,革命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就包括在哪天放假,不,是在哪天过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清帝国土崩瓦解,12月25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国,12月27日,各省代表举行会议,同盟会元老黄兴代表同盟会提交议案,建议中华民国政府应改用公历。果不其然,有代表就对新政府改用公历提出异议,于是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为了定正朔、明纪年,争吵开始了。


反对改历者自然是是古非今,先是抬出孔老夫子,从故纸堆里找出了孔老夫子"用夏之时"的教导,意思是用夏代的历法——农历;又搬出了整部二十四史,大讲中国用农历的悠久历史,既然老祖先们用了那么多年农历,我辈孝子贤孙理应恪守"祖宗之法",修改历法实在是一项面对祖先"罪该万死"之大逆不孝。反对改历者重一个守成,支持改历者就强调创新:既然是推翻帝制,而非一个帝国代替另一个帝国,本应有一个全新的社会政治面貌,与其高呼民主共和万岁,倒不如在月份牌上标记"公历",一来与国际接轨,二来宣布与旧社会的决裂。


此时正在上海准备去南京就职准备的孙中山,在得知各省代表因定哪天为元旦争执不下时,马上去电明确:中华民国政府必须改用公历,否则决不到南京任职。12月31日,围绕历法纪年的争吵结束:中华民国采用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12年1月1日晚10时左右,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府大礼堂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继而宣读誓词,结尾日期就是"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月2日,《申报》刊登了临时政府的告示:"……本日奉大总统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日……各军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年四千六百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


比较尴尬的是,广大民众是在第二天看报纸才发现我们的"元旦"已经过去了,猪还没杀、债还没还、假还没放,你就告诉我新年过完了?而且还是破旧立新的第一个新年?所以普通民众根本不理这个茬,依然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4年1月,北洋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只批准阴历元旦为春节,从此,传统的农历新年就被北洋政府正式更名为"春节",而传统的"元旦"、"新年"的名称就被安置在阳历的一月一日。


1930年7月10日,国民政府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及《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将阳历1月1日定为民国成立纪念日,并规定了具体纪念仪式为:休假一天,全国一律悬旗扎彩,提灯志庆,各地党政军警、各机关、各团体、各学校均分别集会庆祝,并由该地高级党部召开各界庆祝大会。为了推广阳历元旦,甚至强硬规定"国历新年休假日期,应改定为五天,即自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至旧历新年各界一律不得休业",不仅如此,还不准喊"恭喜发财",不准贴春联福字,引得民怨沸腾。然而禁归禁,普通百姓依然过自己的春节。直到1934年,国民政府发布政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但在政府机关,过元旦的惯例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第2个回答  2021-01-02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第3个回答  2021-01-02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据说是。三皇五帝之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袁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但此时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合在一起就称元旦。
第4个回答  2021-01-02
元旦是新年伊始,元旦的由来一直是人们想知道的一件事,那么元旦的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来看看吧!工具/原料日历方法/步骤1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2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3元旦称为岁之元、月之元和时之元。4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