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民办同招,没有了优质生源的民办学校,还能有优势吗?

如题所述

民办学校,没有优质生源的基础,未来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教育战略调整所致,简单说说我个人的理由

首先,国内之所以民办学校曾经“雄霸”一方,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学校多是以公办民助的形势办学,也就是说这类学校,基本后勤、师资、体系等,都依托成名的公办中学,然后在以“择校费”、“赞助费”等形式,获得高额回报之后,反哺公办中学,从而继续招牌名师坐镇,从而将学校的整体实力大幅拉升,最明显的成绩,就是每年高考录取率和各类“状元”,这类最具代表性的高中,就是衡水一中。

不过,目前这种所谓的“官办民助”学校,基本没有出路了,因为目前教育政策要求,公办教育只负责公办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参与民办学校的教学,也不准公办学校参办民办学校,而且这个政策,不仅仅是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甚至是普通大学教育,也在全面落实这项政策,如独立学院全面转轨,就是公办学校脱离市场化教育的“铁证”。

针对民办学校的打击,还远远不止于公办教育“脱钩”,更残酷的事实是,公办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办学的基础设施,近些年,都有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这使得民办学校原本在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方面的领先优势,也不复存在了。这种物资优势的转变,再加上公办教育的免费或少收费,直接冲击了民办学校的根基,未来民办教育将面临毁灭性打击,毕竟面临高额的学费,较差的物资条件,非常差的师资力量,即使最不懂教育的人,也会选择公办学校。

限制师资,限制营利,提高公办学校的设施,这还不是打死民办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可怕的动作是,教学内容和升学考试的大变动,这一招直接摧毁民办学校的核心利益。民办学校原本可以凭借严格的管理,超前学习,组织各类竞赛,甚至各种炒作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些慢慢地都变为“禁止项目”,这使得民办学校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民办学校最终只能全力拼教学质量,这一点对于民办学校来讲,一点优势也没有,毕竟公办学校,每年可以组织教师去全国各地学习,而且有一整套培养教师的体系,这是“拿来就用”的民办学校根本无法比的地方,所以民办学校最后一定被淘汰,哪怕最后残存一些民办学校,也只能是“奄奄一息”式的苟活而已。

总之,未来民办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前途可言,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高中和大学教育都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1

严格地说,如果特权被废除,没有高质量的学生,私立教育几乎可以说是被抽筋打断了。即使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普通学生,也想轻松取得成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义务教育是所有学龄儿童与青少年,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国家必须保证的公益事业,它具有义务、免费、普及和世俗的基本特征。然而,私立教育的兴起逐渐打破了原有义务教育的平衡。

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在努力学习,但必须将其送到学习强度更高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最有可能跟不上,然后放弃学习。此外,私立学校的教师不太可能为了这些学生学习而影响其他的学生,这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越来越糟。

因此,未来的民办教育之路充满未知,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引学生:第一,走个性化和特色化之路,第二,从管理上要求质量。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缺乏的是个性和特色,所以私立教育只能从这方面入手,弥补公立学校的不足,吸引有这种需求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当所有学校都有相似的学生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向管理层要求质量。

最后,许多人非常愿意相信这是对私立学校的一个严厉的惩罚。有些公民一起招生后,必然会对民办学校的学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不能“拔尖”的前提下,过去私立学校的辉煌成就将永远消失.和他们之间的权衡,公立学校无疑会在新政策下招收许多高素质的学生,而人们一直非常愿意相信,一些公立学校之所以总是达不到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在学生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未来的公立学校教育是值得期待的。

第2个回答  2020-07-01
没有。民办学校的好处就是管理严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但要是没有了优质生源,那也很难培养好的学生。
第3个回答  2020-07-01
我觉得民办学校相比于公办学校来说优势没有那么大,因为它们的学费很高
第4个回答  2020-07-01
我认为是没有优势了,只有那些成绩非常差的真的没学校读的人,才会去这种学校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