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徐懋功,最后是什么结局?

如题所述

提到隋唐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都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再说一说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那就太多了,其中不仅有军事人才,还有众多奇人异士。徐茂公(唐高祖赐姓李,又名李勣)在这批英雄人物中,已然成为“隋唐演义”等民间文学中的半仙一样的人物,或许也正是因为,他达到了这种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才会出现有关他预言家族后事的传说。




在历史上,徐茂公曾是唐朝初年的名将,与李靖并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间他投身瓦岗军,恰逢李密处在兵败逃亡的情况下,徐茂公认为李密是当时的天下英雄,便劝翟让奉李密为主,然后一直追随李密。后来又同李密一起归降李渊,李渊军队在接收了瓦岗军后,这支关陇集团的军队比之前战斗实力大大增强,甚至是无往而不胜,很快就在李世民的指挥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李唐王朝,让整个世界的中心定格于长安城,使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驼队和胡商。



徐茂公自然也在唐朝建立后成为开国元勋。他一直追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讨伐王世充,击退王玄应,占领虎牢关等地,让他成为李世民眼前的红人。而且,徐茂公不仅仅是军功了得,而且在仕途上也很会左右逢源。李治曾经要“废王立武”,于是召见重臣,询问意见,徐茂公却称病不出,事后李治问他有人固执己见该怎么办,徐茂公回答这是皇帝自己的家事,这话让他进一步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信任。

徐茂公先后辅佐唐代三朝皇帝,跟随李治到洛阳时在路上生病,李治曾亲自前往问候。甚至,在其病逝后,李治闻讯悲痛大哭,下令罢朝七日,赐谥号“贞武”。



这位开国大臣的后人也曾为其争光。李敬业是他的嫡孙,从小善于骑射,并且很有才智。真是应了“虎父无犬子”这话。在唐高宗时期,朝廷多次去讨伐一些边疆地区的寇贼,往往会遭遇无功而返,唐高宗于是任命李敬业为刺史。李敬业还做了一回孤胆英雄,骑马带着几个官吏出现在叛军大营,走进贼营,劝其投降,这让朝中大臣无不对其刮目相看,只有其祖父徐茂公不以为然,认为其可能以后会让家族面临灭顶之灾。毕竟,李敬业只身前往敌营的行为实在太过冒险,以徐茂公本人的行事风格,是绝对不会这样以身犯险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徐茂公竟真的一语成箴。在其死后,李敬业继承了他的英国公爵位,后因罪被贬到扬州为官。当时,武后废帝自己登位,李敬业听信他人怂恿,以匡扶救国之名起兵造反,要讨伐武则天,本以为可以重展年轻时候的英勇,重现家族的辉煌,可是,他却忘了他此次的对手不再是曾经的小小叛军,而是一代巾帼不让须眉的枭雄——武则天。

果然,李敬业很快就失败了。但他这次的反叛行为却给整个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徐茂公连死后都不得安宁,被武则天下令掘墓劈棺,直到,唐中宗复位才重新为其正名平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病死,669年12月31日(总章二年十二月戊申(初三)日),李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第2个回答  2020-12-30
李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绩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第3个回答  2020-12-30
他的结局还是很好的,因为功劳很大,还被赐了国姓,在朝中一直是皇帝信任的大臣,后来病逝了,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第4个回答  2020-12-25
他最后是寿终正寝的结局,作为辅政大臣,他也得到了李治的尊重,在70多岁时候因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