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是啥时候开始有的?

诚恳请教!

我国塑料大棚的发展 我国利用塑料棚进行蔬菜的设施栽培始于50年代。当时,随着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在风障、阳畦、温 床等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较大规模地发展了小拱拥栽培,也有少数塑料大棚的发展。

到了60至70年代,由于多功能塑 料薄膜的发展和应用,塑料大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当时的 塑料大棚主要是竹木结构和钢筋焊结钢结构的骨架,其操作 空间的扩大,大大方便了操作,更符合农艺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到是在80年代,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 础上,我国自行研究开发了薄壁热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 形成工厂化生产的系列产品,成为标准、规范的现代化设施,也带动了我国塑料大棚蔬菜栽培的快速发展。

至1996,我国塑料大棚蔬菜、花卉的栽培面积达到200 万亩,占到设施栽培面积的五分之一。与此同时,在栽培技 术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针对主要地区类型和主要 蔬菜种类,形成包括品种、环境条件、水肥管理等在内的成 套技术以及栽培管理规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4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载培设施,由于其建 造容易、使用 塑料大棚方便、投资较少,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供栽培蔬菜,能够提早或延迟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得于防御自然灾害,特别是北方地区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应鲜嫩蔬菜。   塑料大棚充分利用太阳能,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通过卷膜能在一定范围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塑料大棚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 用,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但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我国南方地区,塑料大棚除了冬春季 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外,还可更换遮荫网用 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的设施栽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蔬菜、:花 卉等的设施栽培,对缓解蔬菜淡季的供求矛盾起到了特殊的 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现实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编辑本段 发展的历史及其作用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 塑料大棚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1957年由北京向天津、沈阳及东北地区、太原等地推广使用,受到各地的欢迎。1958年我国已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因而小棚覆盖的蔬菜生产已很广泛。60年代中期小棚已定形为拱形,高1米左右,宽1.5-2.0米,故称为小拱棚。由于棚型矮小不适于在东北冷凉地区应用,1966年长春市郊区首先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经过多次的改建试用,终于创造了高2米左右,宽15米,占地为1亩的拱形大棚。1970年向北方 各地推广。1975、1976及1978年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科研协作会"会议对大棚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76年太原市郊区建造了29种不同规格的大棚,为大棚的棚型结构、建造规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978年大棚生产已推广到南方各地,全国大棚面积已达10万亩。到目前为止,全国大棚面积已基本稳定在10多万亩。其中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各省、市约有7万多亩。预计"七五"期间大棚栽培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左右。 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适于大面积覆盖,因为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又 由于可使用轻便 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和造形,可就地取格,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因此,在我国北方旱区发展很快。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大棚的应用范围尚在开发。尤其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世界各国为发展农业生产先后建成塑料大棚,日本在70年代末塑料大棚的面积最的棚为10-20公顷。西班牙的阿尔梅里利地区全部土地面积为315平方公里,是个旱区,为了发展蔬菜生产而覆盖了120平方公里的大棚,是世界最大的大棚。

山东省寿光市惠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第2个回答  2020-04-24
1998
第3个回答  2019-09-27
05
第4个回答  2020-04-11
很久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