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反映在智力、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保持思考,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地对新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2.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多乐观开朗、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调控情绪,能够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主要是指个体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遇事有一定的决断能力,能够持之以恒,能够克制冲动,对紧急事件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4.人格完整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完整即是个体具有健全的人格,气质、能力、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保持思维、言语、行动的协调一致,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能够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意识完善

自我意识完善主要是指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接纳自己。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与困境时能够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表现出自尊、自强、自制和自爱。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可以反映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情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够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能够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懂得分享,并保持积极的交往态度。

7.社会适应正常

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思想和行动都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具备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