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恶的名句

如题所述

关于善恶的格言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
  3、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
  4、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5、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6、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
  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罗素
  8、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
  9、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10、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11、惩恶而劝善。——《左传》
  12、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後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印顺导师
  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14、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15、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9
恶人相远离,善者近相知。唐代僧人 王梵志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善恶名言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
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殊:不同。这两句大意是:善良与邪恶的区别,像火与水一样无法相容。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可同炉,这是人所共知的。以此作比,说明善恶无法和平共处,要保护人民,就应铲除邪恶,恰如汉朝桓宽所说:“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盐铁论·后刑》)。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根本对立,无法相容的道理。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祭丁学士文》
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锺繇传》裴松之引袁宏语。察:调查。彰:明显。这几句大意是:了解和掌握了一个人的言行,这个人是好人或是恶人就清楚了。言和行是一个人的品质的外在表现,而人的品质又主要是通过其言和行体现出来的。所以了解一个人品质的善与恶,只需认真地观察他的言语和行为就行了。这几句可用于说明如何知人。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魏书·锺繇传》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关于善恶的名言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
阳光普照大地,不分人间善恶。古罗马哲学家 塞内加
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在人民无力惩罚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没有条件褒扬那些仁人善士时,往往以此二句去诅咒恶行,颂扬善行。~二句已成人们口头习用熟语,用以劝诫或安慰别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第2个回答  2018-01-19
行善望报的人是不配称为行善者的;这称号只配给那只为行善而行善的人。
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
人应该竭尽全力避恶就德,然后才能与己为友,这样也才能与别人为友。
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不管世人有何言行,我的本分是保持自己的善良,就像一块黄金或绿宝石、或是一袭紫色长袍会永远坚持“不管世人有何言行,我的本分就是保持黄金或绿宝石、或是真正紫色的本色”一样。
坏人的名望和他本人一样靠不住。
慈善(也就是伴随着爱的那种欲望)是对于所爱的人的幸福的一种欲望和对他的苦难的一种厌恶。
悲伤和失望引起愤怒,愤怒引起妒忌,妒忌引起恶意,恶意又再度引起悲伤,直到完成整个循环。
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我们有苦、乐之感。
慈善的倾向是人类心灵所固有的,我们被自己驱使去为他人谋求福利。我们做了使人幸福的事之后,总感觉到满意。
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了。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善是被动的,它服从于理性。恶是主动的,它产生于作为。
魔鬼高兴时也很善良。
有些人喜欢某些事物仅仅是因为这些事物的丑陋和低劣。
天真无邪具有非常简洁的风格。
许多人如果能以真面目出现,将会显得出色得多。但他们往往故意表现得较差,似乎是以此为乐。

我们对待掠过脑中的邪念往往并不比种子田里吓鸟的稻草人更尽责;稻草人的责任是不让飞鸟在种子田里栖息,而灵魂的责任则是阻止邪念停留。

一贯无信无义的人彼此间不会变得没有信义。

人的勇气能承担一切重负;人的耐心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

善人生活当中最好的部分,是他微小、默默无闻,不为人记忆的善行。

邪念似疾病,总在闲暇中袭来;善意如医生,总在匆忙中光顾。

凡是使生命扩大而又使心灵健全的一切便是善良的;凡是使生命缩减而又加以危害和压榨的一切便是坏的。

当一个侦探在调查某桩不可饶恕的罪恶时,他最终会发现,那罪恶就在他的心里和行为中。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恶德有如恋爱,不少人常为它而不惜牺牲一切。

世上一大半的恶,来自无知。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

那些给别人带来不幸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善良的意图,若不加以节制,就使人做出穷凶极恶的举动。

我们总以为,当我们能目睹某个坏蛋死去时,谁也无法阻止我们的快乐,因为我们终于报仇雪恨了。但当那人最后果真死在我们眼前,我们却并不感到欣喜:对我们来说,他死得不是太早就是太晚了。

恶人也许会死去,但恶意却永远不会绝迹。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只是在对旁人的善意感到高兴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地活着。

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在末日审判之时,我们不会被问及读了哪些书,只会被问及做了哪些事。

什么叫做犯罪?犯罪是以恶意做基础的不道德行为。

善良的根须和源泉,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在于确立生活和美。

没有善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美。

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作恶该是出于熏心的利欲,从善理应享受荣誉,任何行为举止都要有个前因后果,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

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

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凡是对一切都觉得满意的人,这个人就不会做出什么善事来,因为对邪恶不感到痛恨,就不可能有善。要是这个人没有人去憎恶他,也就不会有人去感激他。

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
行善者叩击着门环,仁爱者却发现门已开启。
恶意必须披上坦率的外衣,否则它就会暴露无遗。
一个人犯下谋杀罪或许是受了爱情或仇恨的驱使,但一个人提倡谋杀却只能出于纯粹的邪恶动机。
善与恶的知识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所意识到的快乐与痛苦的情感。
一旦你给邪恶提供了寄居之所,它就不再要求你信仰它。
罪恶是需要的别名,或是疾病的一种。
伪善者之所以令人恐惧,倒不仅仅因为他的伪善,更因为他是有意识的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
积善在身,如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
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天下之理,不过是与非两端而已。从其是则为善,徇其非则为恶。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第3个回答  2016-11-1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第4个回答  2016-11-15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