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进销差价的含义,如何使用?

如题所述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成本的差异
简单理解:同一种小商品,购进数量大、购进价格“频繁变动”,同时当期销售数量大。例如:进同一个型号的笔,每天进货一只,每天价格涨1毛:第一天为1元、第二天未1.1元、1.2元。。。第30天进价为3.9元。卖价为3元(30只总货值90元)。当月卖了15只(销售收入45元)。
商品进销差价的核心就是,购进的成本与售价的差,合计、打包甩一边。等到销售的时候,再把总差价找出来,除以总货值,找出分摊比例,从本次售价中把差异扣减掉。得到这批次销售的成本。
根据例子,我们只需要登记进销差价(成本与售价的差)第一天-2元、 第二天-1.9元、第三天-1.8元。。。第30天0.9元,打包加总得到:-16.5元。
①每只分摊多少进销差价?总差价÷总货值,每只分摊-16.5/90=-0.1833进销差价。
②本次售价分摊多少?15只45元售价分摊:45×(-16.5/90)=-8.25元进销差价。也就是说,这15只的成本=45元-8.25元=36.75元。
这种情况很难适用【实际成本法】下的: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实际成本法,适用于价格相对稳定,单独标价的批量不多)。
①如果用个别计价法或先进先出法,你得给每支笔,贴个便利贴,写上价格,不然你不知道自己卖出的总成本。
②如果用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天~~每只笔买进来,就得算个平均价,30天就得算30次。第一天=(期初成本0+第一天成本1)/(期初数量0+第一天数量1)=1,第二天=(0+1+1.1)/(0+1+1)=1.05,第三天依次类推。。。
③用进销差价就很简答了,每购进一次,做一次差,写在小本子上,月末做一次加减乘除就ok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5
类似于毛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