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精神!

如题所述

陈 兰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以其特定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学生,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班集体、群体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 根据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可以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方面来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精神。 ㈠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载体 1、保持教室卫生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保证教室窗明几净,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全班同学长期的努力,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良行为作斗争。从中培养了学生文明的观念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2、创新墙饰 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布置,“开垦”教室四周的墙壁,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3、创设图书角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是使学生到达知识希望彼岸的有效途径。 4、注重仪表美,增强师生的亲合力 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师的发型,衣着,都会无声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解襟敞怀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所教的学生也会跟他差不多。教师的仪表美,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㈡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班主任也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且形式和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面对班集体的宝贵时间,更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要尽可能的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得到改进。 2、开展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班中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培养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信。 3、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班级中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助人为乐奖”“特长奖”等,树立典型。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后进生的点点滴滴,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㈢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1、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而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在制定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在由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 2、竞争上岗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 3、完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班级都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口头表扬还不够,利用奖品,盖上学校的大红章,开学初可以一次性准备好,到了要奖励时只要签上学生的姓名、事迹和日期就行。奖励要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 (四)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1、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和睦的同学关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学生都喜欢平易近人、理解同学、待人公平、乐于交谈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更像个大朋友,会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的真心,从而也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 2、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有人说,语言的交流是肤浅的,只有心灵的交流才是人世间最动人、最温暖的经历。但是我认为首先语言、行为的交流才有心灵的交流。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3、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呢,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虽然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虽然有的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优秀,虽然有的学生在老师眼里看来是不循规蹈矩的,不听话的,喜欢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等,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造就出会观察、会思考、能独立面对困境、能独立生存的新一代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应该有个班歌,创作、产生的过程最好班级成员参与;

    应该有班级口号,如:初三1班,永争第一。创作、产生的过程最好班级成员参与;

    要有凝聚力,班长、组长都在团队建设上有想法、有行动;

    组织必要的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