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中的拉弦组乐器有哪些《二泉映月》是由谁创作的?它的乐曲结构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等。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组常见有: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全曲除了引子和尾声外,共分了六个段落,即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
引子部分
引子(1~2小节)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
第一段
乐曲进入第一段(3~22小节),这一段有两个主题部分,其中3~10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a),11~22小节为主题的第二部分(b)。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第二段(23~52小节)是主题的第一变奏,其中23~26小节“a1”,由一个乐句组成,27~52小节为“b1”,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三段(53~96小节)是主题的第二变奏,其中53~64小节为“a2”,由两个乐句组成,65~96小节为“b2”,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四段(97~122小节)是主题的第三变奏,其中97~104小节为“a3”,由一个乐句组成,105~122小节为“b3”,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五段(123~154小节)是主题的第四变奏,其中123小节为“a4”,由一个乐句组成,131~154小节为“b4”,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六段(155~174小节)是主题的第五变奏,其中155~162小节为“a5”,由一个乐句组成,162~174小节为“b5”,由两个乐句组成。通过曲调的反复变奏、音区的强烈对比和力度的大幅度变化,在第五段形成了乐曲的高潮。

尾声
最后一段由扬到抑,音调婉转下行,进入低音区,到了尾声部分(175~176小节),它与“b5”第二乐句紧密相连,174小节为“b5”的隐匿终止,同时进入尾声至176小节,结束在轻奏的不完全终止上,好像无限的惆怅与感叹,声音更加柔和,节奏更加舒缓而趋于平静,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