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自由投稿活动

如题所述

百度有人从胚胎期开始就接受教育,直至人生终止. 教育是塑造人的巨匠,对人类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发达程度. 我们的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对我国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八十年代以来,应试教育的长期推行,使升学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某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已走入误区.尽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经提出,但应试教育仍依赖社会的惯性和人的惰性在推行.上述状况已成为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商讨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之良策,已成为当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 下面,笔者将对这种现象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和建议,与大家共同商讨.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种种表现及其后果目前,中小学生学生负担过重现象不胜枚举.主要表现为加班加点现象.如有的学校随意增加课时,每天课时超过教育大纲规定的课时数;有的学校星期天、寒暑假上课;有的学校、有的年级不设体育课、早操和课间操;不少学校劳动课名存实亡;更有的老师和家长在课余和假期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在这种重荷下,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几乎成了死啃书本的机器人,一年到头做着教室、餐桌和寝床之间三点一线的机械动作.有的学生只有躲到卫生间偷看课外书,那里竟成了他们唯一获得自由和有兴趣去的地方. 这种“唯读书论”的教育,使德育受到排挤,使对青少年优良品德和健全人格、责任感、劳动意识、创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公德等素质教育得不到重视和实施.繁重的业务工作,使校领导和教师无暇去顾及学生的人文教育,难以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设计,“博爱、勤劳、诚实、善良”的以人为本的教育难以体现.为求高分,人们在高考和各种考试中“掺假”,影响了诚实品德的培养.目前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德有待提高. 这种封闭式教育,导致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学习,在学校十几年,出来后很可能是墨守成规的教条的人.反之,如果施行开放型教育,放手让学生参加各项有益活动,训练多维思考和培养各种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让其主观能动性伴随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出来的学生尽管可能不是那么循规蹈矩,但完全可能是善于思考、有主见、敢于创新、敢于挑战自己、敢于尝试的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人. 大量大难度的连续紧张的学习,有的学生跟不上.由于以考分排名次并公布,学生考分的隐私权得不到保障,后进生多次被“曝光”,从而使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自尊心受挫,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过早或严重的两极分化,影响和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也违背了九年义务教育要求. 在超重的学习负荷下,不少学生身体状况较差:如近视眼比比皆是;有的学校、班级甚至流行传染疾病;学生体形发育障碍,比如有的地方没有休息日地一天十个小时的上课和自习导致学生脊椎弯曲,颈椎骨质增生;神经衰弱、少白头和精神病患者亦大有人在;由于学业和升学的压力,甚至有个别学生走上轻生之路.学生体质变差将影响其一生的身体状况.青少年整体素质下降,又势必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将来对社会产生的负效应是决不可低估的. 近年来我国高考试题逐步向能力型、理解型和创造性演绎发展,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必须培养能力型的学生,高分低能的学生将越来越不适应能力型的考试.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效率低下则反过来促使学习负担加重,形成不良循环的“怪圈”.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转换旧的教育模式,大力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是非常必要的,这主要因为:其一,当今是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还没有完成,又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行,加之国际形势动荡不安,落后了就要挨打.国家繁荣、民族振兴需求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教育将发挥以往时代从未有过的关键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而且要具有爱国、爱集体、正直、诚实、勤劳、正派、机智、坚强和坦率等优良品质,并掌握一定的社会所须的起码职业基本技能.“书呆子”将落伍,应试教育已落后形势的发展. 其二,个性多样化发展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鲜明的个性,并使其个性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也是我国由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其三,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康的体格至关重要.他们应具备体育的基础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锻炼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标准的形体.而这一切离开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离开大自然美的熏陶是很难奏效的.再则,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下,不但没有时间提高自身素质,身体素质也下降,其平均寿命令人担忧. 其四,青少年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一般较差,缺乏持久力,各个方面尚不成熟.从生理学原理讲,青少年属于具体运算期和感知期,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各种习惯的培养均具有波动易变的特点,就像脆弱的嫩芽,须精心护理.在此期间,如若施以过重的学习负担,可能使他们难以承受,还极易形成逆反心理,从此厌倦学习,一蹶不振,酿成终身的遗憾和人才的夭折.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一块石头都能引起他无限的遐想和感受到无穷的快乐,把他们整天关在学校里,实在太残酷了点,他们的天性和灵气会被磨灭的. 其五,发展智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战略目标.加大学生作业量,无数次的重复,增加了学习时间,也许会提高学习成绩,但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得到的只是急功近利的片面的短期效应,而立足未来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智力开发,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和能力,对学生的将来会越来越显示出成功之处,它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这种做法追求的是教育的长远效应.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与总体办学目标不一致,造成了片面追求升学力的普遍现象. 由于“考分制”的作用,指使“分数第一”的观点占统治地位.学校、班级和学生按分排名次,造成了一些学校、教师竞争意识的错误发挥,从而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而盲目加大学习剂量,加重了师生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对策: (一)首先要拨正办学方向.我国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法律性,都力求使所有学生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从而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毕业的多数受教育者将直接就业,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大多数,决不可忽视.我们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为此,我们是否应该对现行的德智体美劳诸教育实行有序化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其处在一个轻松自由,丰富多彩的环境里,学得多种本领,从而学得更多的社会知识、社会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塑造较完善的自我. (二)我国的高考和中考制度是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窃以为有些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诸如,考试命题应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既要使其有明显的选拔性,又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发挥好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如果考试与课本脱节(如今年的《2003年高考数学理科新教材卷》题量多、难度大),将给教学和学生带来困惑.考试命题的中高、中、低三个档次题量是否应当尽量适当,考试结果各分数段的频率分布要合理,从而使学生通过考试能真正体现出能力和水平.目前,因考分制排除了其他因素而造成“一刀切”,是否应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统一考试、全面考核、综合平衡、择优录用”的一种新型机制.今年自主招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与取得的成效,就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三)要改进现行教学评估制度,逐渐遗弃排名次的做法,逐步改进分值太细的做法,比如试行《五分制》等.衡量教师和学生水平的标准,不能单看分数,也要看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确立“重能力、重全面发展”的宗旨,对学生制订包括分数在内的全方位和多层次考核标准,予以综合客观的评估. 原因之二,是以教会学生文化知识为限的旧传统观念作怪,引起教学思想偏航所致. 由于受封建教育的熏陶和影响,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等陈腐思想意识远未消除;传授书本知识几乎天经地义地成为唯一的教学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 第一,是否首先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的航向,由较低层次的“教会文化知识”渐进到“使学生获得获取知识能力”的较高层次上来.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是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二是应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三是应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 第二,由于教学思想的偏航与教育者的素质相等,因此,我们应把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放到首要位置上来. 教育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之本,教育者素质高低基本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平和受教育者素质的高低.而教育领导者是教学的决策者,他们素质的高低更是至关紧要.窃以为,他们应该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应对教师的优劣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评估标准.由于有人错误地认为实施题海战术的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其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强,于是,有的教师只用辛劳来体现自己的工作态度.这样做,实在是太片面了.考核一位教师水平的高低有是不是要有这二条标准:一是看其所教学生的能力和成绩,二是在取得上述成果时师生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一位素质棒的教师实在是那种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而教出好学生的教师.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不再是“书呆子”型教师所能胜任的了,而是需要大批富有情感、情趣、一专多能的教师以其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一个净化、和谐的环境.正如苏联教育学家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学生的个性. 第三,建议领导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控制班级人数,阻止加班加点,限制每天作业量.在思想未跟上的情况下,用党纪、政纪甚至制定相关的法律约束之,并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保障学生人权的高度上来认识. 原因之三,是由于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致. 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不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法,而“熟能生巧”的传统思路,造成了题海战术和作业负担的加重;目前有些地方出现的只重视作业的量,并不重视作业的质的做法,耗费了学生大量精力,结果事倍功半;不重视情感教育,实行“师道尊严”,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打骂学生.而打骂学生的教师和家长大都自称出于“爱心”,是“恨铁不成钢”,其实不然,爱与打骂是无缘相提并论的.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一,建议改变传统落后的授课法,运用科学性、艺术性和多变性等生动灵活的授课方法. 建议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积极与活泼的教学气氛.课堂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则掌握火候画龙点睛,以最通俗最简洁的语言把知识点点透,揭示其内涵,一节课一气呵成,以求得最好的授课时效.如果,教师在培养和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着实下了功夫,学生基本能形成独立思考和自觉刻苦学习的风气,并能较好地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就没有必要去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和补课了. 其二,建议施教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为限.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和谐教育”法值得借鉴.反对实施“题海战术”.摆正作业的质和作业的量之间的关系.作业的量表现在作业的数量、学生被消耗的时间量以及学生身体和生理所承受的作业劳动强度;作业的质则表现在学生智力和心理所承受的作业劳动强度.我们是否应高度重视作业的内涵,即作业的质的问题,要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少布置和不布置课外作业,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去理解和揭示知识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有效地进行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调动和挖掘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其三,建议以课本为主线,适当发挥好参考书的辅助作用.由教师推荐或由学生自己选择参考书作为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训练是有益的.但目前参考材料门类繁多,瑕瑜互见.目前,不少是盗版的材料,错误很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精力耗费.这些“书耗子”是以盈利为目的,不择手段地推销,一些人还因此发迹.参考书应采取“少而精”的原则,择优选用,并将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对历年高考、中考试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用于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与适量的参考书. 其四,建议采用和推广情感教育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即从新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入手,以人际关系中真诚、接受、理解等要素的实现作为教学的充分必要条件,试图求得学生在主动、解放、自由的状态下以积极的情感作为动力来推动认真学习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快乐、愉悦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正情绪,是最有价值的情绪.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直接感受,致使学生促成了学习的成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将会打破负情绪与学习不良之间的恶性循环,理顺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师生互相尊重,心灵沟通,情感交融,达到感情上的共振,一同进入教与学的自由王国.这正是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力保证.因此,摒弃“说教”“管教”“体罚”等暂时见效的治表教育,施行“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调度人的情绪、情感机制和心理潜能”的情感教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因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成败都源于学生自觉的内化活动. 原因之四,是由来自社会、家庭等压力所致. 因为当前社会竞争以及就业困难诸因素,使不少家长把期望或赌注全压在孩子上大学上.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有的家长巴不得子女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课外书、电视不让看,家务事不让干,孩子在家里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孩子连短暂喘息的空也没有.个别学生甚至受到无知家长的身心虐待,造成心灵创伤或夭折. 相当部分家长还把作业负担认作是子女成才或上大学的必然,并会错误地认为增加学习时间和作业负担与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心是同步的.这样,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反弹于教育界,引起连锁反应,使不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得以蔓延. 这种现象给我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尽快提高家长乃至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其一,子女与家长的关系是在血缘为纽带的感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影响学生个性的最深厚最持久的一种关系.因此,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健康向上、宽松愉快、丰富多彩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劳动观念,并使其在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能自己安排的时空和小天地,则是非常关键的.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遗弃那种“升学是唯一途径”的错误思想,努力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其二,建议成立一些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素质.家教要讲科学,要遵照教育学和生理学原理,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课余时间和科学用脑.实践证明,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并非成正比.另外,人脑的潜力须经科学调理,方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如果大脑皮层整天处于紧张的状态,就易极度疲劳,轻者记忆力下降,重者神经衰弱.因此,要提倡科学用脑,“一张一弛”.按黄金分割观点,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每天应保持在九个小时为宜.如果子女在课余时间里能自由支配,或学习,或活动,或休息……长期以往,就会产生主人翁的思想,学习积极性将得以充分发挥,能始终保持快乐乐观的正情绪,大脑皮层将处于最佳接受状态,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其三,建议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横向联系,各方面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是个大概念,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如果,学校、家庭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都能做到方向明确,步调一致,通力合作,就一定能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