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纨绔子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纨绔子弟”中的“纨绔”指的是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据传是赵武灵王为了军事目的,对华夏族服饰进行了改革,根据胡人的裤褶,制作了绔这种东西,史称“胡服骑射”。那时的绔,《说文》里面做过解释,说“绔,胫衣也”,意思就是绔是小腿的衣服,所以没有裤裆,只有裤脚管,拿一根带子,把两条裤脚管系在一起,绑在腰上……可以想象,丑得见不得人,不过绔是内衣,外面还穿了深衣,也就是袍子,本来就不想让人看见。骑马的时候,为了保护男性的重要部位,又加上一个档,样式类似于日本相扑那模样。

可能是有人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于是给绔合裆,进而发展到裤(那时候叫裈,字不同)。绔,就是开裆裤,裤,就是连裆裤。

至于纨绔这个词,同样有来历。《礼记》曰:“衣不帛襦绔。”儒家认为不能用丝帛来制作襦和绔,因为这两样都是内衣,用这么好的材料,过于奢侈了。但是后来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违背先贤的教诲,仍然用顺滑的丝帛来做了绔,这些败家子就被称作纨绔子弟,意思是”穿着丝制开裆裤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现在指的就是李天一这样有权有势的富二代,包括暴发户和太子党,他们有长辈的阴翳,不务正业,所花所用都是靠长辈给予,自己从未劳动过,清末的八旗子弟就是最典型的纨绔子弟,没了特权又没有技术傍身,最后只能沦为做乞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纨裤: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近义词:公子哥儿  公子王孙  花花公子  膏粱子弟

    反义词:发愤图强

    A.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那些好吃懒做纨绔子弟的生活写照。

    B.当凯特上台唱歌时,她讨厌那些纨绔子弟那样看着她。

    C.纨绔子弟从衣兜里抽出一张报纸,开始非常用功地仔细阅读。

    D.却也不曾想京城的纨绔子弟如此之好的天气不出来飞鹰走马。

    E.我喜欢把自己装扮成半路出家的理性的纨绔子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